们要采取行动的话!那么请!西北从来就不惧怕任何战争威胁!不论是俄罗斯还是你们日本!”
对于眼前的这个日本地松蒲领事的威胁郑文浩立即厉声回应道西北军的军人普遍都存在着仇日情绪原因很简单日本从来就是西北的第一假想敌。所以宣扬仇日情绪就再正常不过而且二十三年前日本人在旅顺和东北、十七年前在京城、三年前在山东做下的那些事情给了西北足够的宣传材料去宣传鼓动军内地仇日情绪。
“郑少校对于贵方的此次军事行动我们正在等待着公使馆与贵国政府的交涉现在我们唯一的要求是我们要求立即和霍尔瓦特将军以及其它中东铁路高层管理人员会面。”
见日本人的强硬的表态结果碰到一个硬钉子对此已经意料之中的英国驻哈尔滨的克温里领事温婉的开口提出了要求这是在来的路上和美、法两国领事进行地短暂的协商后达到了协议一定要见到霍尔瓦特或者其他的中东铁路高层管理人员。在他们把中东铁路交还给中国人之前。
“根据国际公约我方有权拒绝各国外交人员要求探访战俘的要求当然如果西北边防公署批准各国外交人员探访的话我会服从命令但是在没有命令之前任何人无权与我方战俘会面!”
尽管只是一名军人但是郑文浩仍然熟练的拿着所谓的国际公约作幌子反正就是拖字决。你想见人绝对不可能。对于这些个领事们脑子里想的什么郑文浩已经从边防军司令部那里或多或少的得到了一些信息。中东铁路他们想借此染指中东铁路。不过对此边防军司令部那边早有了对策坚决、果断的拒绝他们任何企图染指中东铁路地意料。
“中校先生我已经命令驻长春及宽城子护路军第四旅向西北军投降第四旅旅长卡佳上校已经接受了命令你们赢了。”
霍尔瓦特看着眼前穿着一身整洁的军装的王伦说道霍尔瓦特并没有选择无谓的抵抗哈尔滨护路军已经成为了名词唯一的希望就是护路军第四旅在霍尔瓦特看来第四旅即便是从长春赶来也很难夺下这座城市。更重要的是霍尔瓦特相信一点西北军绝对不可能只派出一支部队。也许他们的军队已经进军到了长春在让第四旅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和投降之间霍尔瓦特选择了让他们向西北军投降。
至于远东地阿穆尔军区这个四个月中上乌金斯克就像是一个磁铁一样把远东大多数机动兵力都吸引到了那里远东地军队现在甚至于连自保都成问题霍尔瓦特知道自己的那位老朋友在获知哈尔滨被西北军占领之后会选择什么。按照他一惯地追求稳妥地战术他先想到的就是把军队收缩回海参崴以防止中**队可能对海参崴的进攻自己的那位老朋友一定会这么做。
在内外没有希望的时候霍尔瓦特在短短几十分钟内就做出了对自己最为有利的选择。其实所有地一切都是战争今天中国人打赢了。那么自己把中东铁路的一切都移交给他们是无可指责的明天如果俄罗斯军队在击败了他们他们同样会把中东铁路再次交还给俄罗斯当然到时还会有更多的东西仅仅只是中东铁路显然不能补偿俄罗斯的损失。
“霍尔瓦特将军相信我您做出了最明智的决定。”
王伦面带着喜色的说道护路军第四旅的接受了投降命令。意味着现在地防御只需要放绥芬河方向远东俄军可能的攻击。王伦现在明白为什么李秋实会说只要霍尔瓦特投降了那么整个中东铁路都会投降在他出任中东铁路管理局的十多年时间里中东铁路早都成了霍尔瓦特的私人帝国。从那位卡佳上校没有任何迟疑就接受了投降的命令来看果然如此。
“但愿吧!”
霍尔瓦特如此说道之所以会如此配合实际上是霍尔瓦特还有其它的一些不为人知地打算。
在走进霍尔瓦特的这座哈尔滨的白宫之后刘逸闻看着这座白宫内被炸飞的花园中的枝叶墙上密布的弹坑还有被炸飞的厚墙刘逸闻的耳中隐隐好像又听到了昨夜的枪响看着在院内的几名穿得花花绿绿地警戒的西北军士兵刘逸闻拿起手中的西北产的三十五毫米小型相机拍下了几张照片。
“保持荣誉”
以即将进入这座白宫之前刘逸闻抬头看了一眼将军府正门台阶上水磨石镶嵌的黄铜字“sacve”。看着上面的几个弹孔刘逸闻拍了一张照片后才走进这座普通中国人绝不可能进入的建筑之中。
共和七年上午七时二十五分在霍尔瓦特官邸内的会议厅内十数名哈尔滨的中外记者有些激动的看着眼前地一幕看着那端座在那里的西北军中校王伦还有那个曾经哈尔滨的太上皇霍尔瓦特昨夜的密集的枪声和爆炸声震惊了整个哈尔滨直到他们接到通知来这里记录俄国人签署投降协议书。
会议厅内的十数名中国记者们看着坐在那的霍尔瓦特将军纷纷按动了相机的快门。此时地这些记者中地华人此时完全沉浸在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之中从今天起哈尔滨所有地一切都回归中国了而记者中的那些外国人却表情复杂的看着面色有些沉重的霍尔瓦特将军。
随着霍尔瓦特在投降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把投降协议递给王伦之后中东铁路及其全部附属地从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