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铁血帝国> 第一百八十六章 南洋新政(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八十六章 南洋新政(七)(2 / 2)

3、304师(各缺一个团)在西爪哇的巴达维亚(雅加达)附近登陆,一举攻克荷属东印度总督府所在的巴达维亚,继而在配属的小股装甲部队支援下深入内陆,于4月初击溃荷军主力,迫使逃避万隆的荷属东印度总督和驻防军司令官率部投降。 东路军主力进击巴达维亚的同时,陆战4师一部在第2舰队分遣队支援下突击登陆爪哇以东的巴厘岛,继而以巴厘岛为跳板,会同南洋306师(缺一个团)在东爪哇最重要地港口泗水附近登陆,一举攻克泗水。 之后又以泗水为基地,主力向爪哇中部地三宝垄推进,于3月底攻克三宝垄,4月初,绕过万隆东进的303师先头部队与从三宝垄南下地306师侦察队在日惹附近会师,很快又传来来万隆残敌投降的消息,爪哇全岛至此平定。 随后东路军又相继编成努沙登加拉、帝汶、马鲁古诸支队,到5月初。 爪哇以东各主要岛屿相继平定。

出于尊重葡萄牙的中立,华军没有立即占领葡属东帝汶,准备跟解决澳门问题时一样,以外交手段搞谈判做交易——这就是题外话了。

荷属东印度攻略中,兵员主要由土著强充、武器低劣、士气低落的荷兰殖民军在短短两三个月里便土崩瓦解,纸面上的10万大军到头来只有爪哇的2个正规师进行了聊以自慰的“有效抵抗”。 从发动东印度群岛攻略到万隆要塞投降,第二南海集团的纯减员不到5000人,其中约半数还是病疫损失。 至于战果,光俘虏就抓了4万3千人——这还不包括就地溃散回乡地土著兵。

虽说兵员损失不大,作战中消耗的物资以及占用的舰队兵力和运输船吨位却十分可观,此外,巨港一战。 参情处耗费大笔预算和十数年光阴培养安插的精锐特战队几近全灭,情形悲壮至极,或许这正是刘百良说到“花了好一番心思”时显得如此真情流露的缘故罢。

听完刘百良的感叹,张志高又看了眼杨正金。 忽然微微一笑:“内阁的意思,对南苏门答腊、爪哇、苏拉威西和东部诸岛的处置,暂以直接军管为主,同时视当地居民地文明水平,促使其参与政治。 ”

“先吞了再说?”刘百良下意识地搓了搓手。

张志高没有正面回答,只自顾自话地继续道:“说明一下,上述地区存有的古国在200多年前就已相继灭亡,复国的道义性与现实性已经不存在。 残存的土邦和部落也早已宣示效忠荷兰,成为荷属东印度殖民地的一部分,与文莱、沙巴之类保护国地性质完全不同,没资格作为国家来解放。 此外,当地土著在荷兰人保留各种封建势力、分而治之的殖民策略影响下,整体文明水平长期徘徊不进,远远达不到像菲律宾人那样能够独立建国的素质。 ”

“在另一时空历史上,荷属东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发展较晚。 到1912年才出现了第一个以建立印尼自治政府为目标地政治组织——伊斯兰联盟。 其前身是为了抵制华商而成立的‘伊斯兰商业联盟’,很显然。 这种组织的存在与发展并不符合帝国利益。 ”

“到1914年,原荷兰社会民主党党员史尼弗立特和印尼的一些知识分子在泗水创建东印度社会民主联盟。 这个组织第一次明确提出‘争取印尼独立’的纲领,主张‘在阶级斗争基础上团结人民、工人和农民以及一切民族和宗教’,并且‘以社会主义知识教育人民’,这个组织后来演化重组为印尼**,并在1926年后发动了失败的武装大起义——当然啦,这种搞法同样不符合帝国利益。 ”

“印尼的民族独立运动真正走上正轨,还要等到30年代后苏加诺成为印尼民族独立运动领袖,其政治思想成为独立运动的指导思想。 即便如此,30年代印尼地一系列民族独立活动还是以失败告终,要不是2战中日军打到南洋,把荷兰的殖民统治连根拔起,很难说印尼的独立还会拖多久。 ”

“所以呢,”张志高目光一转,笑眯眯地盯住正听得发闷的肖如海。 “这些地方就劳驾肖司令多多用心了。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