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白鹿青崖间> 第13章 舞剑羡游侠 神驰渭水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章 舞剑羡游侠 神驰渭水滨(1 / 2)

玄宗听到姚崇的家人暴病,心中犹豫:难道真的是老天发怒吗?

姚崇神色自若,说:“生病了,应该找医生,我回去有什么用。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要降罪,就降到我一个人头上。蝗灾迫在眉睫,请陛下以天下苍生为念。”

玄宗有点羞愧,下了决心:“姚相国公而忘私,令人佩服。朕若是再犹豫,就不配为君王。各位大臣,一起去。”

汴州城楼,高高架起油锅,油香随风飘散。玄宗、姚崇和众大臣一起站在城墙上,城下聚集有数千民众,议论纷纷。

蝗虫倒入油锅,发出“噗嗤噗嗤”的声响。

姚崇居高临下,朗声说:“蝗虫如果是天虫,我吃它,必遭天谴,七窍流血而死。如果我死了,大家就可以祭天驱虫。请大家一起做个见证吧。”

姚崇夹起一只蝗虫,让众人看到清楚,人群一下子安静下来。

姚崇缓缓的把蝗虫放入口中,众大臣胆战心惊,屏住呼吸,有几个大臣吓得闭上眼睛。

姚崇“啊”的一声,众人见他面露痛苦之色,百姓惶恐,大臣胆寒。

姚崇笑了:“刚才不好意思,蝗虫的腿塞到牙缝了,味道还不错,再来几只。”

高高在上的姚大人并不是随时都一本正经,偶尔也开开玩笑,活跃气氛。大家松了一口气。

玄宗问:“真的吗?朕也要尝尝。”

上万只眼睛齐刷刷望向二人。

玄宗抹抹嘴:“嗯,确是人间美味,怎么就没人发现呢?”

姚崇登高一呼:“大家亲眼所见,可以证实蝗虫不是天虫,而是害虫,消灭它,才能保住我们的粮食,才不会饿死。这是顺应天意的,老天不会怪罪,请大家放手去做。”

众人一片欢呼。

老百姓按照姚崇的办法,夜间在田边燃起火堆,诱使蝗虫飞过来,集中扑杀;同时在田边掘大坑,边打边烧。于是全国各地夜间出现了一道奇观:无数火把,照亮夜空;无数人,奋力扑杀蝗虫。短短几天工夫,就消灭了蝗虫十四万担

姚崇灭蝗有功,玄宗嘉奖其大儿子姚彝为航运司总监。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距长安千里之遥的绵州昌隆,一眉清目秀的少年临窗而诵,双目紧闭,那神情极为陶醉。此少年正是李白。“激三千以掘起,向九万而迅征”,“喷气则六合生,洒毛则千里飞雪”,何其壮观!

突然想起急急的敲门声,李白跑过去,打开门一看,是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

那人看了看李白,说:“你就是李白吧?”

李白有些纳闷,歪着脑袋,问:“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你是谁啊?”

中年男子笑了:“我是你爸爸的朋友。要想知道我是谁,看你有没有这本事。我呢,听说你很聪明,就来考考你:我的姓是‘有人偷’,名字是‘鸟落山头不见脚’。”

李白稍做思考,也笑了:“我知道了,‘有人偷’就是把‘偷’字去掉‘人’,那么就是‘俞’字;‘鸟落山头不见脚’,就是‘岛’字。您姓俞,名字叫岛!对不对啊,俞伯伯?”

中年男子很诧异:“不错不错,真是名不虚传啊!怎么,大老远的,你就让我这样站着?”

李白摸摸脑袋,有些不好意思:“请俞伯伯屋里坐。”

李白开始忙起来,又是倒茶,又是递毛巾,对客人非常尊敬。俞岛静静地看着他,心里非常高兴。

李白说:“俞伯伯,你稍作休息,我马上去通知父亲。”

李客人没到声音就到了:“哎呀,俞兄,好久不见,别来无恙啊。”

俞岛站起来说:“托贤弟之福,还好。贤弟这儿环境清幽,你倒会选地方隐居。”

李客拉住俞岛的手:“坐下说,坐下说,我这儿很久没有故人来访,今天,我们好好喝上几杯。你现在忙些什么呢?”

俞岛说:“我还不是天南海北的跑,做生意。这次有点事,就顺道来看看你。还是你幸福啊,享受天伦之乐,我还得四处漂泊讨生活。你家公子,还真聪明,可喜可贺啊!”

说到儿子,李客皱起了眉头:“聪明?我正为他犯愁呢,你来看—”,李客推开窗:

李白已经换了一身衣服,只见他:额上勒一大红绸子,身穿雪白上衣,足登一双练功鞋。手握一柄长剑,花梨木鞘,周身紫红,纯金护手,名曰“龙泉”,价值千金。他先摆了个架势,便舞将起来。初时极慢,一招一式清清楚楚。后来上下翻腾,真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俞岛赞叹说:“有模有样嘛。假以时日,必成大器,有什么好担心的?”

李客长叹一声:“俞兄有所不知,他十岁时读完《诗》《书》,便不肯在儒家上下功夫,却把《庄子》《楚辞》当宝贝,百读不厌。近日读《史记游侠列传》上了瘾,对举业一窍不通。而且对科举嗤之以鼻,说‘帖经’全靠死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