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说,在董浩云这个年纪,又是一个散修出身,若是能混上日月教外事堂副堂主这个位子之上,普通人就已经应该很知足了。
可是,恰恰相反,现在的董浩云非但没有知足,他的内心之中反而还相当的痛苦。
原因无它,董浩云当初利用许家的势力,为自己谋取了不少好处。并且,董浩云又帮着许灵运干了不少的坏事儿,如此一来,日月教内部指责董浩云的声音也就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有人说董浩云能混到今天这一步,完全就是狗仗人势;也有人说董浩云只会钻营,是一个十足的小人;还有人说董浩云当初做了这么多坏事,早晚会有报应的,诸如之类,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说实话,董浩云的人品不坏,当初的他也劝许灵运要少行些恶事,以后也好有个发展。可是,这俗话说的好,江山易改,本性难易,在许灵运许大少的眼里,自己天生就是应该来世上享福的,并且谁也都应该对自己溜须拍马,自己欺负任何人也都是合理的,别人反抗自己就是天难容的。
所以说,像许灵运种人,又如何会听他董浩云的意见。不但如此,许灵运还经常因为这些事情将董浩云狠狠的恶损上一番,于是乎,堂堂的日月教外事堂副堂主居然是:耗子钻风箱------两头儿受气。
实际上,这董浩云虽然说没有任何的背景,但是,这董浩云从小都是着远大的志向,董浩云当初之所以苦心钻营,也并不是为了甘作小人,更不是为了自己一丁点儿好处。他也只是将这些都当成了自己的手段罢了,因为董浩云从来都想在日月教之中做出一番事业出来。
当初的董浩云正是看到了日月教的当初的实际情况,所以,他也才会苦心钻营,自甘堕落,甚至于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其目的也就是想要让日月教重新焕发生机。
于是,在听了董浩云的话之后,宁守缺也只得无奈的摇了摇头,他现在既佩服董浩云的志向和委屈求全的精神,又为自己的好友深深的感到不值。
要知道,宁守缺可是抱残老人弟子,他也更是神机一脉惟一的传人。
当初也正是拜自己抱残老人所赐,宁守缺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了日月教一些绝对的弊端,他也更知道日月教若是想要起死回生,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在宁守缺看来,日月教现在最大的弊端,就是过份的集权。而拥有权力的那些人,又形成了日月教的权贵阶层,最让人不法接受的是,这些权贵阶层,也一定不会允许日月教现在有什么根本改变。所以说,日月教的下层的修士除了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外,已经没有了什么进阶之路,这样的宗门,又如何能继续发展呢?
当然了,集权制度自然也有集权制度的好处。
如果是在战争时期,或者是在危难时期,或者是在多数的民众和普通修士都极为贪婪的情况下,集权制度就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因为集权制可以直接利用资源,也可以充分保证自己宗门拥有最大的进攻能力,还可以让宗门所有想做恶事的人不敢乱折腾,如此一来的话,也就可以保证自己宗门长期存在下去了。
可是,这种制度却是不可以长久的进行下去的,若是危险已经远离,宗门内部的修士和附属的其它修士都已经有了平等的意识,那也就应该还其它人以自由才好。这样一来,也才是宗门最终的发展之道。也就是说,集权制和分权制必须要交替使用,还要根据宗门内部修士的情况而随机改变,那才是好制度。
令人叹息的是,在日月教的内部,这高度集权制数万年来一直都没有改变过,所以,日月教上下阶层之间的矛盾也就越来越深了。
在现在这个时候,日月教上层的权贵家族直接控制了日月教的绝大部份资源和精英,又利用权力设置了重重的障碍,让下层的修士和普通民众离开了他们,也就没有了任何发展的可能,在这种制度之下,日月教所管理的地方,也就都成了一个个死胡同,精英都变成了努力,人们不思考改变,只思考如何钻营。这样的宗门以后也将毫无生机可言。
而现在能决定日月教未来发展的,也只能是这些上层的权贵阶层,可是这些上层权贵的绝大多数也都只想着自己的家族,所以、、、、、。。
说实话,不论是集权制,还是分权制,也不论到了什么时候,也只有让绝大多数的人都有发展的空间,那也才是好的制度。
可是日月教的集权制,已经完全没有了这个功能。也可以说,日月教的权贵正在抛弃日月教。
世间之事也是如此,内因永远决定着外因,也正是因为日月教的实际情况已经无法扭转了,所以,在以前的时候,日月教一旦遇到了什么大问题,就会通过转嫁矛盾的方法,或者是利用劫掠的方式来维持日月教残缺的体制。
也同样是因为这个原因,日月教以前也才经常和凌华殿,血魂宗搞一些背地里的勾当。
可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了,薄州现在已经完全自立了,而日月教在其它地方捞好处的机会也将越来越少,尤其是在最近这三千年里,日月教是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