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魔二道之间的纷争,将决定世俗、血狱的兴衰,同时也牵扯到人皇、魔君的面子,但彼此都是大能修士,实力相差无几,魔道虽占了人多之利,可若是当真展开不死不休的恶斗,那等到人皇们尽数战死的时候,魔君们也势必剩不下几个了,如此两败俱伤的结局,是双方都极力避免的事情,所以这一场纷争虽然历时已久,可双方却只争胜负,不拼生死,毕竟在这周天之内,六道之中,并不是只有世俗和血狱这两个势力,若是人皇、魔君拼个两败俱伤,那只会便宜了其他势力的强者们。
这一番道理,在场的大能修士都心知肚明,可恶刑魔君和大清人皇各自受伤之后,都已经打出了真火,而其他几位魔君与人皇们恶斗至此时,心中也均已萌生了杀意,所以这一场面子之争,竟逐渐演变成了大能修士间的生死之战!
古语云: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大能修士啸傲天地,雄霸一方,过着长生自在的日子,本不该为了一时纷争而拼了性命,但嗔念一起,杀心大盛,双方都已欲罢不能!
恶斗越演越烈,人皇、魔君各出全力相拼,再无任何保留,魔道虽占上风,却始终不能打破僵局,因此这一场纷争也旷日持久,似乎没有尽头,而李世民纵然在斗法之时,心中也记挂着雷掌旗的告诫,他一直在等待时机,要将叶青冥一举击杀,彻底杜绝后患。
不知过了多久,李世民忽然听到雷掌旗神念传音:“唐皇陛下,请派你朝中的御史中丞崔允出使大明,此事关乎你我所图谋之事,万勿推却!”
听了这话,李世民不禁愣了一下,要知道神念传音不能及远,所以修士间远传消息,都是依靠飞剑传书,但此刻雷掌旗竟能对自己神念传音,便说明他已经到了附近,而自己却仍然没有发现他的踪迹,岂不令人心寒?
再说此时魔君、人皇正打得天翻地覆,而这位仙道大能居然潜伏在侧,若是他意图不轨,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李世民立刻传音道:“雷道友,你来了多久了?”
雷掌旗道:“已有数个时辰,唐皇陛下,闲言少叙,还请尽快派崔允出使大明,此事万万不能拖延!”
李世民道:“那姓叶的小贼与崔允有仇,又正好在大明疆域,若现在让崔允前去,岂不是打草惊蛇?”
雷掌旗道:“让崔允出使大明,是为了联合大明修士抗击魔道,乃是大善之举,因此叶青冥若杀崔允,便会自损气运,对你我大大有利!”
棋局之中,本有送吃的下法,此刻雷掌旗的意思,便是要将崔允送给叶青冥斩杀,以降低叶青冥的气运,从而谋求对己方有利的局势。
李世民执掌大唐王朝多年,对这一套把戏知之甚详,立刻说道:“既然如此,我便给崔允传书,让他即刻启程!”
此时几位魔君仍旧缠斗不休,李世民竭力猛攻数招,将对手稍稍逼退,趁机将传书飞剑祭起,在场人、魔二道的大能修士不明所以,都不禁愣了一愣,那飞剑已然没入虚空,瞬间消失不见。
黄泉魔君立刻喝问道:“你给谁传书?有何阴谋?”
李世民尚未说话,朱元璋已经抢着说道:“我们想给谁传书,就给谁传书,还用得着跟你们说?既然你说这是阴谋,那就更不足为外人道也,黄泉,你未免问的太笨了!”
彼此话不投机,再起争端势所必然,而嬴政、朱元璋等人一边恶斗,一边以神念询问传书之事,李世民说要安排部属联合世俗诸国共抗魔道,便将传书之事轻描淡写的应付过去,雷掌旗则一直隐身于暗处,始终袖手旁观,似乎对于魔君、人皇之间的纷争全无兴趣,东海尽头的战局也因而变得更加微妙···
没过多久,大唐王朝境内的崔允便接到了飞剑传书,近来他时常心神不宁,细细推算之后,察觉自己将有血光之灾,只宜潜居静养,忌出行,因此这几日他一直足不出户,闭门谢客,更不过问朝中之事,本想就此避过劫数,哪知道祸从天降,居然收到唐皇陛下的飞剑传书,让他出使大明!
如此一来,崔允忧心忡忡,若是违抗唐皇陛下的旨意,那绝对是死路一条,可若是奉旨出使大明,恐怕也难逃杀身之祸!
尽管崔允毕生经历过无数风浪,但遇上这等进退两难的局面,也实在不知该如何应对,思前想后,他决定将此事告知好友许净宗,请他帮忙拿个主意。
此时大唐王朝正与魔道大军打得如火如荼,朝廷内部也是纷争不断,许净宗忙的终日不可开交,此刻见到崔允来访,立刻埋怨道:“眼下战事吃紧,各地告急的公文多如雪片,朝中对头更蠢蠢欲动,你倒好,居然闭门谢客,过起了太平日子!”
崔允苦笑道:“还太平日子呢,老哥哥我恐怕没几天可活了!”
许净宗愣了一下,才问道:“出什么事了?”
崔允长叹一声,把唐皇传书之事说了,许净宗听完,也觉得此事极为棘手,沉吟半晌,才说道:“据我所知,姓叶的那个小贼,此刻也在大明王朝!”
崔允叹道:“如果那小贼不在大明,恐怕陛下也不会让我走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