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就是所谓的,鸡窝里飞出金凤凰,飞黄腾达了?
但是,他当守卫已经四年了,四年时间里,这样的状况他早就已经见惯了,经纶院岂是那么好入的?八大学院又岂是说的坚定,就可以进去的?每年,多少少年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又有多少弟子十年如一日,每年都来,每年都回,最终少年熬成大叔,一辈子再无希望?
“好,那祝你成功,来,这是路线图,别错过了今日的考试,快去吧!”
这句话守卫大哥说的很顺口,因为他每天都要说不下百遍,早就已经烂熟于心。
廿九感激的对着守卫大哥笑了笑,这一路上都遇到好人,有人沿路用牛车送自己,也有人一路施舍自己吃的,特别是听到自己要进蜀都考入八大学院,一个个都对自己礼遇有加,果然,这个世上还是好人比较多!
廿九抱着廿八,混入人群之中,进入了蜀都,千年蜀都就这样迎来了这个十二岁的少年,廿九踏入蜀都那一刻,玉山上的灵钟恰好敲到了第八下,蜀都为之一震,西蜀也为之一震!
经纶院位于蜀都西角,背靠着贯穿蜀都的兴武河,这条河润养蜀都千年,乃是第一任高祖战威大帝创立西蜀时开凿的护城河,不过几百年后,蜀都扩建,护城河也就不再护城了,此后皆以再任帝皇命名,第五世兴武大帝便将它命名为兴武河。
兴武河润养了蜀都千年,自然也润养了经纶院千年!
经纶院创立千年之久,初时创立,乃是因为第一任高祖战威大帝创立西蜀时,原来居住在西蜀的遗民,多不修习武学,而是以学识久负盛名,战威大帝不愿再起战乱,为了照顾西蜀遗民,所以创立经纶院,经纶院创立的本意,就是专攻学识,并不要求武学。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武学成为西蜀国学,经纶院也开始兼容并举,依旧以天下学识为重,但是武学也是必修基础,只是步入其他七院那般,要求很高,只要有武学基础,便可以参加经纶院的入学考试。
八大院都有自己的考试侧重点,而经纶院,便是以学识考试为主,而经纶院的学子,学业完成之时,一般将会被安排文职工作,自然对于武学的要求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当然,并非西蜀尊武学为国学之后,经纶院的地位就会没落,恰恰相反,数十年来,经纶院在八大院中的地位不仅没有下降,反倒隐隐凌驾于其他七大学院之上,从经纶院走出来的学子,大部分皆是进入了西蜀的国家管理系统当中,真正成为了西蜀平稳运转,逐步强大最重要的布局者。
要知道西蜀蜀宫中,有三公九卿,地位超凡,万人敬仰,乃是兴武大帝的左膀右臂,西蜀重大决策的参与者,而其中一公三卿是出自经纶院,更有数千位经纶院当年的骄傲,进入了西蜀的蜀宫任职,这就是对于经纶院最真实的宣扬。
所以,在兴武河岸边的经纶院,学院古朴,久经风雨,却没有谁敢轻视它,它注定会成为西蜀历史上最久负盛名的千年学府。
今日,乃是八大学院招收学子的第一日,当玉山上的八声灵钟响彻蜀都之时,经纶院的玉石大门口,已经围堵蜂拥了数不尽数的学子,他们排成四队,宛如长龙一般,蜿蜒扭转,已经到了兴武河的河边,甚至一些弟子围堵不下,只能够站在兴武河上来往的游船上。
熙熙攘攘的人群一眼望不到头,若非经纶院的玉石大门足够宽阔,院墙足够结实,或许早就已经被莘莘学子给挤垮了。
清晨的光辉才洒满蜀都,春风携带着经纶院的槐树花香而来,也包含着莘莘学子身上淡淡的,却刺鼻的汗臭味,吵闹的声音就更不要提了,跟远处蜀都最大的菜市场有一拼。
廿九抱着廿八,终于看到了经纶院一路而上的巍峨学府,脸上浮现一抹笑意,但是看着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队伍,又不由的皱了皱眉头,他腰间系着南师兄给自己的木剑,背上背着师父为自己打点的包裹,显得有些狼狈,但是他一路走来,身上的衣衫却是干净洁白,他与师父和南师兄生活了十二年,早就已经养成了整洁干净的习惯,此时闻到周围淡淡的汗臭味,不由一阵不爽。
廿八更是往廿九的怀里窝了窝,老子是龙,是神圣的银龙,难道非要被这些家伙挤来挤去?被汗臭味臭来臭去吗?
此时的蜀都,天空中时不时飘过飞辇,华丽而夺目,河道两岸有车马奔驰而来,兴武河上,更是千帆过尽,时不时有一对对卫兵手握长枪而过,远处的玉山,还有皑皑白雪,似乎没有完全融化。
但是即使是这样,八大学院的招生已经开始了,廿九也站在了经纶院的入学考试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