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遥远的内蒙古地处祖国的北疆,荒凉的锡林格勒地处内蒙古的北方。人们都知道有个内蒙古高原,但不一定知道内蒙古高原有三分之二的版图在锡林格勒,翻开中国地图,当你看到大兴安岭四个字的时候,其中安岭两个字都坐落在锡林格勒高原上。这里海拔1200米以上,地里学家管这里的草原叫高平原草场。牧民们都知道草原分为五类: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半荒漠草原,沙地草原,高科植物覆盖草原。而锡林格勒草原就是高平原的草甸子草原,锡林格勒盟就坐落在锡林格勒高原上,盟政府就坐落在锡林浩特市,锡林格勒盟有人口100。3万,是全区人口最少的地区,但是面积20。3万平方公里,却是全区最大。资源也很丰富,中锡煤田的胜利一号露天煤矿,是全国最大露天开采煤矿,乌拉盖的芦苇,每年产18万吨的造纸原材料,也是不可忽视的资源。我们经常在影视剧中看到庞大的马群在草原上飞驰,那些镜头都出自于锡林格勒草原,就欧洲意大利人拍摄马可菠萝的影片,其中庞大马群镜头都出自于这里。锡林格勒盟的牲畜总量,是内蒙古全区总数的四分之一。美丽富饶的锡林格勒啊!--我来了!华玉成就是这么举着双手喊的。
在西无珠穆沁旗南部有个叫双井子的地方,这里好像是一个马场,没有牛也没有羊,华玉成背着他的行囊,气喘郁郁地靠在一个土坡上,放下包,喝了点水,拿起望远镜看了看四周,发现五百米外有一个蒙古包,心里想,看来今天夜里就得住那里了。
华玉成今天早上离开霍林格勒以后,第一天旅行,兴之所至,一路边走边唱,三个多小时后,他在草原上碰到一个放羊的人,他问了牧民,离这里最近的村庄是哪里?牧民摇摇头,表示不知道,他想了半天感觉自己的问话有问题,马上问:离这里最近的牧铺叫什么?这回牧羊人告诉他,叫双井子,他问有多远?牧羊人告诉他,五六十里吧!是五十里那?还是六十里?华玉成不敢问了,他知道蒙族人都是哈腰里,根本没有个准,但是他的话告诉你了,离这里最少得四十公里以上。问准了方向,吃了点东西,华玉成背上包袱,急冲冲向着双井子跑去!心里想,如果今天到不了双井子,就得野外宿营了。野外宿营他到是不怕,怕得就是夜里睡不好,明天出行可能体力会出现问题。还是克服困难,向目标前进吧!到达双井子,才是今天旅行的目的。头顶上的烈日,毫不客气地用紫外线穿透过他的身体。空中的苍鹰在他的头上盘旋,它也好像很奇怪,这么多年了,第一次发现还有人步行穿越草原。草原上的小黄鼠也立起爪子来看着华玉成,它可能也感到奇怪,草原上还有不骑马的人来到这里。背着行包,顶着烈日,匆匆行走,你别担心会出大汗,草原上的风,在最好的天气都是四。五级,国家气象局曾经说过,内蒙古每年风暴沙尘天气最少40天,可是锡林格勒草原风尘天气最少60天,小风天天有,大风时常见。华玉成脸上身上刚一见点汗,马上被风吹干,渴了走着喝点水,饿了,走着嚼点东西,一口气走到太阳要落山,停下来歇歇看看!发现五百米外的牧铺,心里一片安然。最后这五百米,华玉成是像蜗牛一样走到的,如果他不停下来歇歇,一口气走下来,估计用不了这么多时间,可是这一停歇,在站起来走就不是原来的样子了,腿疼腰酸,举步维艰,500米距离他用了40分钟才走完。离牧铺还有100米远,问题就来了,一条比大公羊还高的黄狗,带着三只半大小狗,坐在离华玉成30米的地方,虎视眈眈地看着华玉成,那神气告诉华玉成,你它妈在往前走看看,华玉成知道蒙古人狗的习惯,他歇下全副武装,空下身来,四条狗全部放松了身体,华玉成嘴里反复说着一句蒙语:烦厌!赛道!什么意思反正我是不懂,狗还真不咬他,大摇大步地向着蒙古包走了过来!当然行包没有主人是绝对不能拿的。刚走到蒙古包门口,一个七十多岁的老额吉从里边走出来,用蒙语问华玉成,小伙子,有什么需要帮忙吗?华玉成用蒙语告诉老额吉,自己一个人出来旅游路过这里,天要黑了,想在这里住一夜,明天离开这里,老额吉赶跑了几条狗,帮华玉成拿回行包,安排华玉成洗洗!摆上乌日莫,酸奶炒米,华玉成也没有客气就吃了起来,因为他知道,蒙族人欣赏好爽,最忌讳客气!老额吉告诉华玉成,这片草原叫乌珠穆沁草原,现在这个地方叫双井子,从这里向西北六十公里是乌兰敖道苏木,从乌兰敖道苏木到乌珠穆沁旗所在地,得有160公里,孩子!为什么不骑马?华玉成没法跟她说清楚,就说自己在草原上考察,走走停停,没法骑马。夜里,老额吉在蒙古包内随便拉了一个布帘,放两个游牧搬运东西的箱子,华玉成的单间床铺就搭建成了。一夜无话,清晨四点钟老额吉的两个儿子回来了。用蒙语问了华玉成情况,装了一点吃喝就想走,这时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人骑着马来了,他们用蒙语交谈了一会,华玉成听明白了。原来,老额吉的一个儿子图布,过去当兵在部队时开过汽车,来找他的是一台柴油大卡车司机,叫什么双虎,家住乌珠穆沁,他在草原深处买了二十匹马,准备拉回去自己家,没想到车到双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