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短剑野火燎原,长剑四海决堤
大陆西北方,群山巍峨,连绵不绝,此地气候寒冷,人烟稀少,但天地元气却是十分丰沛,空气也是分外的空灵纯净。
山脉渐深,气候便越发寒冷,虽然已经是春季,但四处依旧是一片白茫茫的景色,群山之中,一座雄伟壮丽的雪山最为引人瞩目,这座山很大,很高,一片纯白。
天山的体积异常雄伟,山体宽阔,却偏偏海拔奇高,所以本来算是比较高的山体便显的无比高,因为此地云层较低,天山上半部分甚至已经没入了云海之中,从山脚往上看,根本不知道山顶在哪。
很少有人能够攀登到天山的云层之上,所以世间也只有少数一部分人知道,那个神秘的逍遥派就在天山之顶,云海之上!
云海之上又是一番奇特的景象,从山脚便开始蔓延的皑皑白雪,在云层处却嘎然而止,再也不见踪影,仿佛是一道清晰的分界线。
山腰往上,一片翠绿,飞瀑,碧泉,苍松,灵鹤,亭台楼阁,四季如春,仿佛仙家圣地。山腰之下,却是大雪满山,千里冰封,银蛇乱舞,寒风刺骨。
因为山势宽阔的原因,山顶的地方也丝毫不显陡峭狭小,反而平坦宽广,一面陡峭的崖壁孤立其上,像是大山最后举高的手臂,可遮风,可挡雨,上面刻着两个巨大无比的字,逍遥!
崖壁下方广阔的平坦地带,隐约可见几处模糊的亭台楼阁。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辈,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山顶楼阁之中,正有三人相对而坐,此刻说话的是坐在下首右边的一位年轻人,相貌俊朗轻逸,气质洒脱睿智,身穿一身白蓝相间的长袍。
“鲲鹏居于北海,王霸一方但也困于浅海,但最终却挣脱了天地的束缚,化而为鹏,展翅于青天之上,靠的也是心中对自由的渴望吧,正如我辈修者,所谓修行,亦是为了挣脱上天给予我们的枷锁吧,大师兄,我的理解是否正确?”
坐在上首之人年岁较长,看着已经有三四十岁,蓄了一点小胡须,身穿一身黑色金边的长袍,威严端坐。
听着此话,他轻轻点头,拿起桌上的茶杯轻饮一口,点了点头,缓缓说道:“我逍遥一脉历代弟子,对《鲲鹏决》的理解在细微之处各有不同,不过大体上都如子义你所说。鲲鹏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他改变了自身的命运,由鲲鱼化鹏鸟,何其艰难,大勇大智,这才是其关键所在,向往自由的心,比外在的千里之翼更需要关注。”
“下可入九幽深海,上可至九天苍穹,挣脱天地的束缚,改变命运,强大自身,方可逍遥世间,这才是我逍遥一脉之真义。”
“北冥再大,在鲲鹏眼中,亦如一方池塘罢了,生而为鱼,难道便要注定为水所困?只有敢于反抗天地命运,向往自身自由之辈,才能契合我逍遥心法,发挥最大的威力。”
首座上的大师兄扶道,一身修为高深莫测,为人方正严肃,恪守门规,威望极高。声音端肃威严,回荡在楼阁之中,在师尊不在的情况下,通常由他为师弟师妹们解惑。
左首下端坐的中年男子,一直在静静的温和看书,此人气质温润如玉,眼中清澈无诟,看着不过刚刚三十岁,坐在那里,就如一阵温暖的春风。
他看着师弟正在沉思,轻轻抬头,放下了手中的书,温和问道:“子义,你近年经常闭关,今日出来后又约我和大师兄一同而来,坐而问道,是否?”
那位看上去二十七八岁的俊逸年轻人,微微点头,回答道:“二师兄,师弟今日闭关修行,元罡已满,神照之门却无一丝头绪,所以才想请教大师兄和二师兄一番。”
大师兄扶道和二师兄玉拙,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欣慰,笑意自生。
“元神自照,天地道一,神照之境最重悟字,此事缓缓而行,不可急躁,子义,你可尝试去藏书阁三层,通读《浩淼》或有一得。”
逍遥派苍云真人门下弟子,大弟子扶道,修为高深莫测,为人沉稳威严,修为高深,深得门中弟子爱戴。
二弟子玉拙,上善如水,君子温如玉,喜读书,性宁静。
三弟子子义,飘逸如风,睿智洒脱,剑道修为不在燕太白之下!今日元罡已满,神照可待。
正在此时,一道流光从楼阁的窗户外飞来,化为一封书信,轻轻的落在了大师兄扶道的桌子上。
打开信封,仔细的阅读了上面的话后,大师兄扶道满脸喜色,“哈哈哈,今日我逍遥双喜临门,子义你神照可期,师尊又为我等收了一位小师弟,我道日兴隆,日兴隆啊。”
“大师兄,师尊何日回山?”
认真的看完后面的话语,大师兄扶道说:“师尊有事离开,近日不会回山,小师弟现在正独自一人,不过师尊已经给六师弟传书,让他去青州接应小师弟去了。”
玉拙和扶道二人对视一眼,玉拙微微点头,说道:“师兄,这..光六师弟,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