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水浒之征服> 第35章 天地会大闹汴梁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章 天地会大闹汴梁城(1 / 3)

卢俊义绰号“玉麒麟”,目炯双瞳,眉分八字,身躯九尺如银。威风凛凛,仪表似天神。

他身为一个富二代,从小好习枪棒,曾拜天下第一高手东京御拳馆天字号教师周侗为师,出师后打遍河北无敌手,步战马战全拿,号称河北第一好汉,棍棒、枪法、拳法难逢敌手,江湖人称“河北三绝”,已习得周侗六七分本事。

江湖传闻一:卢俊义早年曾经从军,因屡立战功被上司所嫉,在一次战斗中奉命断后,坚守隘口战至最后一人,身负十几处创伤,最后竟然从千军万马中成功突围,却被以丢失关隘为由免去军职,带伤还乡,从此不愿做官,继承祖业后大开商路而成为大名府首富。但不愿媚上,与历任府尹关系不善,又因伤了肾气,至今并无一男半女,郁郁不欢,徒有家财百万,良田万顷,房屋千间。

江湖传闻二:卢俊义退役之后,厌倦官场,心中不平,便贩卖私盐、走私马匹铁器,积累得无数财富,乃河北第一大绿林枭雄。

江湖传闻三:卢俊义并未从军,自恃武艺卓绝,心高气傲,却不愿结交官府,和他那师傅之前一个模样,竟等着朝廷来请他做官,凭真功夫一刀一枪的拜将封侯,扫清辽金。众官被他鄙夷,又怕他立功,十分厌恶,竟无一人举荐到军中任职。因此纵情江湖,结交好汉,以证明自己。

而此时的卢俊义并未行商,而是在东京为师傅周侗庆贺六十大寿,他那几个得意弟子纷纷前来道贺。

宴席上,周侗道:“为师年已花甲,今生唯憾不能征战沙场,几番力主抗金,皆被驳斥。自文公之后,朝廷怯战,前功尽弃,尝思武功虽高,战阵无用,将来欲收一关门弟子,专授克敌制胜统军之道,以为大宋脊梁。”

几人羞愧。

卢俊义道:“非我等不愿报国,朝廷思安,朝令夕改。如今弟子行商四海,早已看透大宋之腐朽,曾多次前往北国,胡虏虚实我已尽知。那辽国内部动荡,不攻自灭,金国野蛮,兵强马壮,我等当联辽灭金或可取胜。辽国虽强,久慕我中华,几与我无二。又闻蒙古崛起,志在天下。我大宋兵不知将、将不知兵,马匹奇缺,士卒少训,群狼环伺,危如累卵。孙子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我大宋三者皆无,纵使投军,亦被奸人所误。”

周侗知是实情,嗟叹不已。

卢俊义又道:“弟子闻听那梁山水泊招兵买马欲北伐收复燕云十六州。如今贼寇竟都有此雄心。正欲散尽家财自筹一军,去那北疆游击作战,如今正在整备军械马匹,操练民勇,早晚叫那金狗知道厉害。”

二弟子林冲痛饮一杯道:“弟子整日在那禁军点卯点卯,教些枪棒,不想却是许多草包,白白荒度了岁月,每日看些上司黑脸,师兄他日出征,师弟愿做先锋。”

周侗甚是快慰,笑道:“听闻你甚是顾家,除了点卯,早晚在家,也不出门?何时让为师抱个徒孙?”

林冲微羞,辩解道:“娘子体弱,每日拜佛求子,我不放心,只好相随。”

史文恭听的烦躁,叹气道:“自别了师傅,弟子四处寻官觅职却无人欣赏,处处草包尸餐素位,容不得猛虎,如今竟一事无成,只在小小郓城县曾头市做个教练糊口,周遭尽皆村夫俗子,一身武艺,竟只在那荒村野郊卖弄,愁煞我也。”

周侗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几人愈说愈是烦恼,愈是烦恼便愈喝愈多。

突然,一周府下人慌张入内,大叫道:“禀老爷,出大事了..”

周侗大怒,一掌将桌子拍蹋一角,怒斥:“慌慌张张成何体统!今日老夫寿宴,如何恁的败兴!”

那下人吓得赶紧跪倒,手指着门外战战兢兢的回复:“老爷恕罪,实在是天大的事啊!”

卢俊义一瞪眼:“且说来听听,若无大事,割了你那舌头。”

那下人一手抹汗道:“方才拳馆来人通报,梁山天地会寇首杨拓带人袭了诏狱,劫走了钦犯黄飞白、唐紫嫣,又纵火烧了端王府,在御街大战一番后又逃至杨家湖,如今已被步兵司包围,贼寇据守一死角,拼力抵抗,又有弓弩霹雳火器无数,两万禁军竟不能破,殿前都指挥使张整张大人令老爷火速驰援,不得延误。”

几人面面相觑,周侗叹道:“两万人竟不能攻取,那杨拓天神耶?三头六臂耶?”唤下人拿了无影弓,几人骑马而来。

却说杨拓沿河南下到了东京北郊一荒野下艇,留二人守卫,一行十人入了汴梁,找那樊楼并怡红院老板多方打听,得知那黄飞白甫一回衙便被拘捕,一同打入了诏狱,正是昨日之事。

太后督促三司连夜审定了谋反、叛逆、大不敬等罪,判了杀无赦斩立决,只怕午时便要行刑。

杨拓见事态紧急,便命时迁到端王府纵火,一来或可拖延时间,二来转移朝廷兵力,三来出气报仇,四来通知飞艇准备接应。

那时迁已是放火老手,纵然端王府有大内高手暗中保护,却也防不得大火肆虐。

果然,大火刚起不久,禁军各司上千潜火兵及军马便火速赶往灭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