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的四季很温暖,但那些暖意却来不到这座深山里的小村庄,相反百里外北国的凉风倒是时而掠过。
阿财坐在南山头的一颗大枫树上,静静的望着山下的小村庄,说是小村庄其实都不太贴切,因为这里只有散落的三十四座小房屋,和一座很气派的大别院——黎府。
村里的小孩子连上私塾都要每天起早走上十几里崎岖的山路到另一个比较大的村落里去,那里有一个不算太大的五村私塾,是周遭五个村落共同集钱筹建的。
阿财无事时就喜欢来南山头,从山脚下穿过遍山的高大枫林爬到山头,这个过程需要四十多分钟,真的挺累,每次他都会累得气喘吁吁心脏狂跳。
可当他爬到这颗大枫树上坐下后,一颗心很快就可以变得平静。
这颗大枫树有二十多米高,即使只坐在半腰的树枝上,依仍然可以将整个山谷的景物一览于目。
坐在这里阿才的心会感到很安静,这里不会听闻到村庄里那些长舌妇人的背后议论,只能听见风过林间带动的叶子莎莎声,很是悦耳,他很享受这样的微声宁静。
最重要的是坐在这里偶尔还能看到黎府的那位二小姐于园中的回廊中品茶吃些他从未见过的典心。
每当看到她时,他的眼神都会变得异常专注,她的一静一动一颦一笑在他眼里都会令他心弛神迷。
她不是特别美,他的心里她却很美,他甚至不知自己为何对她那样痴迷,自己分明很讨厌她的性格。
可每次面对她时,他都会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心跳加速,不知所措,甚至会让他变得腼腆。
这种感觉太心慌,喜欢宁静的他其实不喜欢有让自己心慌的事发生,他觉得那样不成熟,尽管此时他才只有十三岁,但所有人的眼里他都是一个成熟的男孩子。
他外表俊郎沉默寡言,遇人有礼,周围人对他的评价都不错。
那头听说那位黎府的二小姐对他也有一点点不错的评论,那天他有些高兴,但更多的永远是难过。
他喜欢她静下来时的样子,很文静,又有些孤独,因为自己很孤独,所以他对她有些怜惜,当然他也想过也许她的孤独只是自己的错觉,因为平日里她身边的死党不少。他也厌恶她的小姐性格。他和她是同窗,而且很幸运他坐在她的侧后边,于是他的眼睛每天都会无数次看向她。
一晃六年过去了,从第一眼见到她时起,她已经在他的心里陪了她六年,一刻都不曾里开过。
可他却觉得他和她的距离越来越远,原本她们的距离就已经很远。
他心里明白,她是黎府的富家小姐,而自己只是个往往学费都不能及时交齐的穷困孤儿,两者就是两个开始就背道而行的人。
两人只会越走越远,方向是反的,又怎会有相遇的那一天?
阿财静静的坐在枫树上,呆呆地一直忘着那个对现在的他来说很是气派的黎府大院。
那个回廊里已经两个多月没有见到她的身影,于是这些日子担心一直挂在他的心里。
直到昨天偶然遇到一个女生同窗,才从她的嘴里获悉她已经离开了这个村庄,而且是在两月前。
阿财回想一下那时应该是我们初级私塾刚毕业的那几天,“原来她被黎员外送到城里的中级私塾去继续进修了,真是有钱人家啊,听说那里的学费高到每一年要一百两银子,那是自己生活十年都用不了的钱,可人家就这么花了”
果然我们不是一个方向的人啊……,想到这里他无奈的摇了摇头,心里告诉自己:“她以后要嫁给有钱人的,而我……呵呵
阿财视线放低再一次细细地看看眼下这片茂密的枫林于是心里更添伤感:“可惜今年看不到枫红幽谷的景色,不……也许以后也不会再看到了”阿财喜欢这满谷的枫林,特别是秋天枫叶红遍天地的景色,可惜此刻还只是盛夏八月,要到金秋十月,还有将近两个月。
他等不到那个时候,因为他要离开,离开这个本就不属于和欢迎他的地方。
他同样厌恶这个地方,但他的眼中依然含着浓浓的不舍:“是对这片枫林和她的不舍。
随着年龄渐长,他想的事也越来越多,七岁那年第一次见到她,他便在心里心祈祷,能这样一生看着她就好,不奢求能娶她为妻,更不会妄想与卿偕老,只是能每天默默看看她就好。”
可现在他已明白,自己这个曾经不以为奢侈的愿望是多么的奢侈。
她不可能每天让自己看到,就如现在。
连偶尔看到都已很奢侈,虽然他才只是十三岁,但他的思维已经很成熟:“她以后会要嫁给有钱人,要去城里居住,也许以后都不会在这里再看到她”
不……一定会再看到她一次,那是当她盘起长发披上嫁衣那一天,从那座大宅子里出嫁。
如果我继续待在这里,一定会看到那一天,那一天我一定会真心为她祝福,但我无法想象自己会有多难过和心痛,因为我不是圣人,我可以坦然但我无法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