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红柳滩> 第39章 红色风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章 红色风暴(1 / 2)

第三十七章红色风暴

“四清运动”,1963年冬开始,由于把各种不同性质的问题都当作阶级斗争对待,结果农村干部问题也未得到真正的解决。打击对象主要是‘地、富、反、坏’,所以对农村干部的震动不大。

******严厉地指出:农村的四清运动是打了一个“败仗”,不能急忙收兵,要搞4——5年。他还第一次提出,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四清’工作大兵团作战、扎根串连等作法。

在1966年的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这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要整那些所谓的“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的我的一张大字报“炮打司令部”像一颗原子弹一样震撼了全国,它惊动了各级地方官员,也惊醒了全国人民。

这张大字报明确地指出前阶段运动的大方向错了;指出,是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为了保护自已而转移了斗争方向。是在******的号召下,群众起来‘造反’的,即造‘走资派的反’,于是出现了‘造反派’。

红柳村也有了造反派,成立了“******思想”司令部,候来财任司令,一黑夜,将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张五仁的权夺了过来,各个生产队的队长也靠边站。

可惜侯来财不是**员,斗大的字不认识一口袋。夺下了天下,做不了皇位,气得骂祖先,抱怨祖先没有做好事,坟地没有冒一股黑烟,当了个副职,一肚子牢骚。不过,坐了“红柳村贫下中农协会”第一把交椅,可以出一口肚里的鸟气。

红柳村学着其他村社的样子,开始破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破到年轻妇女们的发卡,花红柳绿的全部被摘下来,当面烧毁,踩烂,再踏上几脚显示威风。

红柳村成了红色的海洋,云海他们停下来手里的农活,从来回一百多里的山上,掏挖回来红土,然后稀泽开,动用学校的老师,几天的时间,在房前屋后涂写上了满墙大标语。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将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革命无罪,造反有理。”

成群结伙的年轻人不参加劳动,工分一个不少挣,开始破四旧。云海家养了好几十年的鸽子,可不是为了吃它的肉。云海妈妈有说道:“鸽子四两肉,吃了祖祖辈辈还不够。”

养鸽子就是为了鸽子在屋檐下叽叽咕咕增加生气。可是造反派说是四旧,爬上了鸽子窝,一个鸽子也没有逃脱厄运,个个身首异处,斑斑血迹流满了窗台。

云海妈吓傻了,呆呆地站着,等到造反派们扬长而去,看不见影子了,才闭上了眼睛,口念阿弥陀佛。

高跟鞋被削成了平底鞋;烫卷发的女人,会被红卫兵揪起来,飞剪几下子变成“红军头。”

大衣上的双排扣,不扣的一排装饰扣哗啦一下全部剪去。

本来少的可怜的【说岳全传】【三国演义】【欧阳海之歌】等书籍全部被烧毁。

贫下中农,家家户户屋顶上飘着红旗。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房上,爬着白旗。

人们的穿衣也是讲究“革命”的,年轻人穿上一身黄的确良仿军衣,头上戴个黄色的军帽,别个红五星,牛气的不得了。

很快,造反司令部要求每个人都要戴**像章,没有像章戴**语录牌。没有那么多像章,造反司令部从火烧桥买回来了几块白铁皮,每个生产队抽调了十多个人,到司令部制造像章。先剪一个二寸长,半寸宽的铁皮,铁皮涂上红油漆,用黄油漆写上**语录,焊上个别针。

云海他们不分昼夜制造像章语录牌,还是不够用,只能发给部分贫下中农。造反司令部着了急,生怕落在别的生产队后面,又把全大队的木匠召集起来,赶制了七天七夜做好了木头像章和语录牌。

样子是这样的。

先用木头做个书那么大的个相框,镶嵌上玻璃和**像。

做好后,发给了所有的社员戴在胸前,劳动时也不放下,一不注意,磕碰坏了就犯了大罪。

贫下中农写检查挖思想根源,在大会上做检查。如果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就罪上加罪,戴大纸帽子,挎黑牌子游街批斗。如果遇上武斗造反派,打你个半死。

四喜已经念初中一年级,爱写稿子,发表在了县报上,给寄来了一个塑料语录牌,戴在了胸前,让多少大人娃娃眼热。

走到哪里,都有人围着看。

人们的思想觉悟空前高涨,最明显的是经过“破四旧和立四新”,结婚变得非常简单,不讲排场。

四后生今天结婚,几辆自行车一杆红旗就把新娘子娶回。

结婚仪式很简朴,在新郎、新娘向**鞠躬致敬以后,才是向父母鞠躬致敬。

主持人是小队会计段绵山,你看他,一本正经的样子,让新郎和新娘背**语录。要求新郎背上句,新娘背下句。

新郎:“伟大领袖**教导我们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