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大周花匠> 一百四十四回 乌兰巴托之冰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百四十四回 乌兰巴托之冰城(1 / 2)

整个乌兰巴托的百姓在夜间被木木头人和他的二千手下强行拉起,不论大人小孩老人都从家里拿出木盆水桶赶到乌兰河边,用铁棍敲破凝冰,把冰块抬上城墙,用水盆水桶一趟趟运到部落大军指定的地点。

部落大军没那么端水工具,刘遗忘命令兵卒用手在雪地里滚雪球,两人三人一组,把雪球抬上城墙,然后用百姓云送上来发水进行浇灌。在零下二十多度的气温下,水与雪混在一起不用两分钟就会冰冻。西城门已经关闭,留下二人冰窟通道,就算有千人万人也只有两人两人的过,剩余的空间用冰雪堵死和城墙位一体牢不可破。

街道上的雪被部落大军清扫一空,所有建筑上的凝勾都被掰下,插在加高的城墙之上,这是刘遗忘一双鞋的代价换来的主意。加高两米冰雪城墙,上面一排四五十公分的凝勾形成简单的防御体,有了这,铁勒行军的云梯起不了丝毫作用。

雪一直下,乌兰巴托数十万民众和三万部落大军借着雪光,在寒冷的夜里不断重复一样的工作,挑水滚雪球,堆积在城墙,城门口……一遍遍……

乌兰巴托外围城墙有十公里长,按照刘遗忘的规划从西城门起头向两边施工,最后在东门合龙,加高两米厚五十公分城墙所需要的材料是个惊人的数字,要不是乌兰河就在城中心有取之不尽的河水,光是靠雪不知道要修建到哪年哪月。

一夜时间乌兰巴托城里街道再也看不到有堆积的大雪,屋檐下的凝勾早被掰光,过几个时辰后会重新挂上,乌兰河里的冰水会不断凝固,用箩筐挑到城墙上,不断浇灌河水使之粘贴固定在城墙上。

阴冷的白天夹杂阵阵风雪到来,刘遗忘站在西城墙上,脚下一片防滑草垛,这里将是部落大军直接面对九姓部落败兵的最前线,中军大帐已经支撑在城头,半人高的冰墙可以既可远观战事也可作为抵挡弓箭直射。看看城墙下忙碌的百姓,刘遗忘始终处在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报巴噶洛尔的疙瘩守备连同城里的所有百姓已经进入乌兰巴托。”在午时巴噶落尔的二个大队人马和百姓赶到乌兰巴托。又有几万人参加修建冰墙啦!刘遗忘松了口气。有人就好办,这座用冰雪构筑的城池就能够在天黑之前完工,已经快一天时间没有休息,完工后,他们可以好好睡一觉后来迎接九姓联盟的攻击。

站在城头上可以清楚看到派出去的探马飞快朝这边过来。前哨探子出去一夜,回来看到冰城墙和中军大旗缓了缓后,猛的抽出一鞭从狭小冰门进入。

“报刘大人,前方十里九姓部落一个千人队护送一批平民家眷朝这里过来。”前哨探马急急说道。

刘遗忘不加思索问道:“后边可以大军跟随?”

“没有。这支队伍行进速度很快,从小的得到消息到现在应该离这里五里的距离。”

应该是九姓部落首领的家眷率先从宗莫德撤出,以此看来九姓部落败兵还没有发现乌兰巴托已经沦陷,要不然也不会把家眷撤回来,前方的战事正如历史书上说得那样,九姓联盟在不断后退,一步步朝最后的据点回缩,历史上的九姓就是在乌兰巴托被铁勒行军全面击溃,后来逃窜至沙俄境内,一撅不振。想不到呀!我何贵却站在历史的交汇点,到底我在这场大战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千古骂名还是遗臭万年?……

“发出信号,修建城墙的一二三大队马上集合开出城,其余大队加快建城速度。”刘遗忘很快发出命令。

三个千人大队接到命令放下手中抬冰工具拿起弯刀集合在西门,刘遗忘一马当先率先出了乌兰城,三个大队在城门口摆开三角阵势,等候第一支进入乌兰巴托的前军。

“伊库首领,这是部落大军自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正面战斗,我的意思是只要对方放下武器,可以让他们进城,您看呢?”伊库和本队的千夫长在刘遗忘两边,身后是一个千人队,另外两大大队行成包围态势,只要敌方进入就没有逃脱的理由。

“谢谢!九姓是不会束手就擒,还是要战,最好是单挑,小首领一败,那些士卒失去抵抗,就会乖乖投降。”伊库很了解九姓联盟部落战时的那一套,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民族。

“这第一战谁先上?”说句很实在的话,刘遗忘很紧张,到大唐来从没有跟人真正较量过,在宦溪镇陆老家里那叫相互切磋,没有进入实战,不知道真上了战场自己那几下子到底怎样,自个心里没底。

“还是我来吧!这把老骨头很久不活动快老化啦!呵……”伊库很轻松笑了笑。

“那不行,我们这里有三个人,要不我们剪刀石头布,划拳来定谁先上。”为了缓解紧张情绪,刘遗忘把后世界的乱拳用在战场上。

“好好好!”边上的千夫长一脸兴奋,大声叫道,伊库却两眼一瞪,那千夫长乖乖把嘴闭上。呵想不到伊库也是个好战份子,刘遗忘偏头晕笑。

“报九姓联盟千人护卫大队距离一里的路程。”前哨时刻回报九姓千人护卫队的情况。

刘遗忘传令旗语兵,左右两路千人大队迂回到九姓联盟部落护卫身后,形成夹击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