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大周花匠> 四十六 回 战事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四十六 回 战事起(2 / 2)

,不要为了这些事不开心。”回到娘娘寝宫媚娘丝毫没该变在朝堂上冷酷的表情。

“媚娘。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照我说很简单就解决啦!不就是粮草抚恤问题吗?你说要多少我帮你。”何贵不想媚娘为这些事不开心。

“你……贵哥。这是国事呀!你有多少可以填进去。不用啦!大不了我让将士撤回来休整后再战。”媚娘知道何贵这两年挣了不少,可也不能够撑起几十万大军的开销。

“不就是钱和粮草吗?庞大的一个洛阳城养活几十万大唐将士那不是绰绰有余。明天你就上朝说钱粮的事情交由我来处理。我保证用不了半个月就可以将粮草送到前方将士手里。”何贵有他自己的想法,只要媚娘答应他就可以出宫,钱粮他自有办法解决。现在需要的是个名分,出宫的名分就行。

“贵哥那不是开玩笑的呀!君无戏言。如果我把事情交由你来办……如果有什么那……”

“不要担心我,来大唐已经两年……不怕,我的办法多得很,你不用担心。”媚娘沉默了。贵哥能够想出办法她相信,让他离开皇宫她有些不舍。

“那。我明天就下旨封你为监军负责钱粮事物,你还有什么要求……说吧!”媚娘犹豫很久出说出这样的话来。

“媚娘。明天我就让工厂的小李子把准备好的粮草先行送上路,那只是一部分,在以后的半个月里每天都会有往前方运送的粮草,不要奇怪我会准备那么多粮草,自从倭国派人到大唐那次后,我就命小李子悄悄囤积粮草,就是为了解大唐今日之危。二年时间啦!至于战死将士的抚恤我另有安排,放心吧!”这不能够怪何贵不考虑那么多,在历史书上他特别记住白江大战,当时历史上清楚记载这一惨烈的一战:

公元663年3月,倭国天皇命毛野君稚子、间人连大盖等倭将率军2万7千人,渡海登上了朝鲜半岛,也采取了围魏救赵的战术,直接攻击新罗军,占领了新罗的沙鼻歧、奴江两城,切断了唐军与新罗军的联系,试图减轻百济残军的正面压力。

5月,唐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率7000援军登陆仁存,并很快攻陷了熊津,与刘仁轨、刘仁愿部合兵一处,军势大振。另一路是新罗文武王(原太子金法敏)率新罗军,再次攻入百济。

会师后,唐军主要将领和新罗文武王召开了联合军事会议,会议决定了作战计划:迅速攻克百济残余军队的最后大本营——周留城,由孙仁师、刘仁愿和文武王指挥陆军从陆路围攻周留;由刘仁轨、杜爽率水军从水路经熊津江进入白江,封锁白江的出海口,彻底切断周留与海上的联系。当然,文武王出席会议只是形式,并无决策权,一切都是唐军将领说了算。

在此时,倭国又向百济派出了10000余援军,倭军在百济的总兵力达到42000余人。

周留城座落在白江上游不远的左岸,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8月17日,孙仁师、刘仁愿所率的唐军陆上部队和文武王所率的新罗军组成联军陆路部队开始对周留进行总攻,周留城外的敌军据点逐一被攻克,百济和倭国的守军相继投降。联军陆路部队完成从陆上三面包围了周留城的态势,但从周留至白江口一线尚在百济和倭军的控制下,白江口系朝鲜半岛上的熊津江(今韩国之锦江)入海处形成的一条支流,白村江的入海口,百济可通过白江口得到倭国的海上支援,从而恃险固守。所以,白江成了百济生死存亡的最后生命线,双方都誓在必取。

封锁白江口的任务落在了刘仁轨率领的大唐水军身上。这支水军拥有战船107艘,大部分都是楼船、斗舰一类大型船只,兵力约7000人。当刘仁轨的水军迅速完成了白江口的布防后,8月27日,倭国的第三批援军也到达了,倭军拥有400艘战船,但都是些小型船只,兵力约为12000人。从两军实力对比来看,倭军的船只、兵力虽多于唐军,但唐军船坚器利、装备优良,战斗力强于倭军。

虽然最后还是大唐取得胜利,可他们付出的代价是十多万人的性命。历史已经沿着它该有的路线在行走,何贵能够做的就是少死人。在当时看了这段历史何贵就在想如果大唐能够在当时就一路高歌直接杀进倭国就没有以后9.18。就没有那么多无辜的国人惨死日国的屠刀下。何贵决定把工厂这两年挣的银子和工人的保险金全部以借款的名义交到户部,让那些还在前线的将士安心杀击倭人,也算是对大唐做点贡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