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谢蕴五人畅谈梦想的同时,医院的手术室内正进行着一场紧张、细致地人体解剖。
这已经是第七例了,科技市的第七例非正常死亡,而这一切的开端,还要从一个月前说起。
上个月的二号夜晚,值班的王大夫接到了第一个呼吸困难的危重患者,当时的情况十分紧急,在王大夫的带领下,值班的医生和护士第一时间对这个患者进行了急救,患者的症状十分罕见,通过检查,他的呼吸通道顺畅,气管也没有外伤,更没有这方面的相关病史,是除了呼吸困难外没有任何其他的病症,可就是这个单纯的呼吸困难却难坏了所有人,几乎用了一切可用的抢救办法,却毫无作用,短短的几分钟内,患者的病情就已经越来越重,很快,他的心肺功能开始出现异常,呼吸逐渐停止,各器官衰竭,最终王大夫宣布患者死亡。从进行急救到死亡不过短短五分钟。
这就是第一例的窒息死亡,原本大家都以为这是个个例,可是谁都没有想到,这仅仅是个开始。
同月五号,又一例呼吸困难的危重病患入住了本院,同样是呼吸困难,同样是毫无原因的窒息,同样是短短的数分钟内,医生再次宣布患者抢救无效死亡。
一个可以是个例,两个可以是巧合,可接二连三的,因窒息死亡的病例一连升至了五起,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了。
五月,科技市刑警总部接到阳纲医院的报案,便立刻对这个案子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和跟进,而负责这个案子的,正是年轻的长官黄鹤然。
黄鹤然接到这个案子很快就整理了一下死亡患者的病历及相关资料,开始着手侦破这个蹊跷的窒息死亡连环案。
侦案组通过详细的调查和取证,现在已经掌握了部分线索。
死亡的五个人均为男性,并且都是年纪在二三十岁的男性,根据家属的共同描述,死者在发病的前一天都没有明显的发病预兆,饮食生活都很正常,也就是说呼吸困难这一病症是突发的。
既然是突发的,又是多起类似的病例,侦案组很快便联想到了传染疾病的可能。根据黄鹤然等人的安排,阳纲医院为这些患者生前所有接触的人进行了身体检查,和重点的血液采集。
除了这些,还有一点是不得不提的,就是这些患者生前进行抢救的地点,都在阳纲医院。
这不是巧合,而是因为死亡的患者生前所居住的地方都在沉浮区,而沉浮区内最大的一家医院就是阳纲医院。从这点可以断定,迄今为止的窒息死亡案件只发生在沉浮区,那么如果这是流行的未知病毒的话话,它首先爆发的区域也必是浮沉区。
所以确定它到底是不是传染病毒成了整个案件的关键。如若这是传染病就必须立刻进行役情的排查和隔离,否则役情扩散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征得了家属的同意后,侦案组联合法医与阳纲医院一起为近期死亡的两位患者进行了详细的检查、解剖及化验。
工作还在进行,然而第六例窒息病例却再次不期而至。
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窒息死亡的患者是一名三十多岁的女性。就是这一病例的出现将侦案组之前的判断全部推翻。
之前侦案组断定如若这是传染病毒根据它传染的情况来看,它只会在沉浮区,而且只会在男性之中传播,可这次,与前五次的情况刚好相反,甚至是格格不入。
死者不仅为女性,更重要的是,她的住所不在浮沉区!不仅不在还相隔甚远。
难道病毒已经扩散?
这一猜测另侦案组的各位惶恐不安。
一定要加快调查进度才行,要尽快确认是否为病毒传播。
黄鹤然暗下了决心立即传人去取化验结果。
化验工作已完成,黄鹤然接过这份相当权威的化验单之后,却更是愁眉不展,为何?因为化验单表明死者的血液样本根本不存在任何病毒成分,排除感染未知病毒的可能。
这一结果又使侦案组的侦破工作陷入僵局。
同一天,第七例窒息死亡再次降临,死者为21岁的在校大学生,为男性,死亡地点亦不在浮沉区!
黄鹤然与该区刑警联络后,征得家属同意,将尸体运来了阳纲医院,进行再次解剖,而这次解剖刑警总部邀请的是隶属中科实验室的医学博士,陈博士。
时间回到现在,解剖还在继续,小巧的柳叶刀轻松流畅地划开一层又一层的皮肤组织,入侵皮下脂肪,如同一支美妙的舞蹈行云流水地运作在陈博士的指间。
每一个部位,每一个器官,经过陈博士的一番细致地排查和高科技仪器的仔细检查后,陈博士轻描淡写的说出了自己的结论。
“类似不明气体中毒。”
不明气体中毒?
侦案组的每位都在心里默默地重复了一遍。
怎样得出的这个结论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这个结果更加否定了流行病毒一说。
尸体已由中科实验室的病理研究部申请抬回了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研究,而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