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房间,孙利家、楚方尘、蓝天灵三人分别在三个房间向丰隆道人的分身提问——孙利家问史,楚方尘问武,蓝天灵问道。
没聊一会,堪堪讲了个开头,三位道人分身便同时止住言谈,自云团起身道:“大军起行,贫道送三位至侍列,与乐官女侍同列,应无甚危险。”
三人随道人出了房门,而后道人们相视一眼,站定三才之位,手掐印诀,化作氤氲流光带走三人:“适才未竟之语,行军路上再行分说。”
穆天子西巡,一方面是为全帝颛顼绝地天通未竟之举,起人神之约,另一方面则是沿昔年霸主夏启西征之路而行,在前往西昆仑索药的途中让西域番国见识大周天威。
因此,穆天子西巡车队中,除去云集而来的修士和日夜操练合击之阵的禁军卫列外,还有落下本队三四里的侍列与行列。
侍列是一些文官乐官女侍,负责在大军安营扎寨后提供服务,以及沿途与西域番国打交道;行列是一些普通兵士,唯一的职责就是保护侍列,包括与西域番国打交道期间。
总之,侍列与行列都可以说是凡人,行军途中只要落下本队三四里路程,有节操有下限的妖怪们也不会来找这些凡人麻烦,所以蓝天灵三人待在侍列里基本上是不会有危险的。
此时,丰隆本体隐于穆天子八骏行驾,三位分身则化作头饰戴在楚方尘等人头上继续讲解与传授……
————
若以凡人相貌考之,丰隆道人一副皮囊大略二三十岁的形容,丰神俊爽,好一个青年道士。
但实际上,再过上十来个年头,丰隆年岁便三百整了。
丰隆少时,正值妇好成名,一跃而为最高位炼气士,风头一时无二。再然后,丰隆随师傅修行,不再留意世俗之事,也就没怎么在意时间流逝了。
山中无日月,寒暑不知年,等回过神来,丰隆发现师傅正准备出门——准备一场战争。
师傅已经老了,虽然和几位神农时期乃至更早年代得道,到现在已步入人生最后时光,法力已然枯朽的师叔比起来,丰隆轩辕时期得道的师傅只是刚刚进入人生晚期,法力犹在……但毕竟已经老了啊。
这一批活跃于炎黄年间,为人类崛起而奋斗的人类玄术师们,堪不破刹那永恒、虚实玄机,便捱不过时光之力的侵蚀,天人五衰,步入人生的晚年。
但是,由于先天寿元的差异,同辈的死徒玄术师们,却正当壮年,还可以再活跃上两三千年才步入人生晚期。
也就是说,若是丰隆的师叔师伯们接连羽化后,倘生变故,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将由死徒玄术师决定——而这种情况,是不被人类玄术师接受的!
因此,人生晚期的人类玄术师们,担心羽化之后死徒玄术师独大不利于人类文明发展,遂决定拉开与死徒玄术师的分化之战。
为后世人类子孙之独立自强,不惜残躯,拼死一战,旨为“封神”!
于是,封神之战就这样拉开了……
一直活跃的死徒玄术师们与殷商朝政紧密联系在一起,两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虽不舍,但老一辈人类炼气士还是选择扶持周国,希望周国在殷商与死徒玄术师共赴黄泉后代为管理天下凡俗。
战争很残酷,战争也很激烈。
但丰隆等新生代人类玄术师,并没有参战,甚至可以说是被他们的师傅布下阵式关在了修炼之地,无法参战。因为,新生代的人类玄术师都是在殷商治下长大的,对殷商有着强烈的感情——为了不让他们在种族大义与国家大义间纠结而痛苦抉择成为心魔,他们的师傅都不约而同地将其禁足,没有让他们在封神之战中留下名号。
……
战争结束了,死徒玄术师和老一辈人类玄术师同归于尽,零星的一些死徒玄术师四散而走,再也成不了气候,而人类玄术师的传承也凋敝了许多。
战后,阵式自行消散,丰隆终于出得终南山。看着飘摇的周王朝,丰隆承认自己心中有结,他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楚国,成为楚国的护国修士。
和丰隆一样,宁封等新生代玄术师也回到了自己的故国,成为护国修士——他们对建立在殷商尸体上的周王朝谈不上仇恨,却也没什么好感,冷眼相待。
但也有不少故国就是殷商,而非殷商辖下方国的新生代玄术师们选择远离周王朝,四散而去。
丰隆就知道,他惧留孙、文殊、普贤、慈航四位师叔的弟子就选择前往了天竺……听说,战后现世最强的死徒玄术师多宝也去了天竺。
……
————
“原来道长师傅就是《封神演义》里的福德真仙云中子啊,难怪道长后来在楚国受祀云中君。”听丰隆讲述玄道的一些发展历史,蓝天灵不由感叹,这些神话人物的圈子果然挺小。
“居士且说说这《封神演义》的故事内容。”
丰隆分身所化的头饰与蓝天灵等人用中转术进行精神交流,即使言及后世未来之事也不会暴露身份,倒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