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发展,还是照着原本历史上的轨迹发展的,董卓与丁原对阵,吕布勇猛无敌,董卓诸将加在一起都不能抵挡,若非是华雄死命挡住吕布,董卓的大将不知道会折损多少人呢。
经此一战,董卓再也不说舍不得赤兔马了,按照李儒的计策,让吕布的同乡李肃骑着赤兔马,带着珠宝和董卓对吕布的封赏承诺,实施反间计去了。
计策很顺利,吕布几乎没有怎么考虑,就答应效忠董卓了,并主动要求献上丁原的首级。
当夜,吕布以奉皇上密旨为由,杀死丁原,欲率领并州兵马投奔董卓。
并州大军一共五万人,自然马上就分成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跟随吕布投奔董卓的,这部分占大多数,约有三万多人,第二部分是坚决不投靠董卓的,这部分约莫有一万人,第三部分是准备趁机脱离军队回乡的,约莫有几千人。
让吕布感觉到颇为意外的人,他军中最有能力的两个人,张辽和高顺,竟然宁死不愿投靠董卓,带走了一万人马。
吕布知道这两人的能力,有心将他们杀死,将这一万人马夺过来,却又担心会寒了手下的心,便放他们离开了,带着三万多人投靠了董卓。
张辽和高顺反水,自然是何曼交待给王越和史阿两件事中的第一件,先进宫秘密求了两道圣旨,然后又分别去并州军中,找到张辽和高顺,将皇上的密旨交给这二人。
何曼是刘辨的大舅哥,他本就对何曼十分信任,再加上现在刘辨正饱受董卓欺凌,何曼的理由是准备起兵讨伐董卓,手下需要良将带兵,所以就求旨招揽吕布军中的高顺和张辽,刘辨自然就不会反对。
有了皇上的圣旨,让他们去效忠安北将军何曼,张辽和高顺心中还颇为犹豫。
但是,就在他们不知道是接旨,还是抗旨,是不是需要向丁原请示一下的时候,丁原被吕布杀死了,高顺和张辽就再也没有任何犹豫,决定遵旨投效何曼。
一千虎豹骑,一万并州军,其中有七百陷阵营,两千并州狼骑,何曼的力量也因为高顺和张辽的加入而迅速膨胀。当然了,董卓得了吕布以及三万多并州军的投靠,实力更大了,远不是何曼目前的实力可比的。
丁原被杀,吕布投效,董卓的实力达到了巅峰,朝中再也没有人敢跟他抗衡了,丁建阳就是最好的例子。
于是,废立之事在第二天就被轻易定了下来,这一天是九月初一,董卓主持废立大事,在嘉德殿中举行大朝会,少帝刘辨将在这一天退位,陈留王刘协将登基称帝。
董卓坐车向皇宫走去,身边多了一名护卫,头戴束花金冠,身披百花战袍,腰束狮蛮宝带,手持方天画戟,胯下即是董卓曾经骑过的宝马赤兔,不是吕布还会是谁。
大局已定,董卓是比较志得意满的,但是,让他的心情有那么一丝不爽的是,何太后竟然失踪了。
何太后失踪,董卓第一个怀疑的,就是驸马府,于是,便派人去驸马府质问,结果更是让他大吃了一惊,诺大的驸马府竟然空无一人,似乎突然从地面上消失了一样。
不单单是驸马府空了,尹府也空了,大将军何进的遗孀窦氏也失踪了,这三个失踪,绝非不是巧合,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
但是,废立之事马上就要举行了,董卓分不得身,便暂时顾不上此事,待到将废立之事进行彻底完之后,再去探查此事。不过,在这之前,董卓将何进府上的所有人全都拿下,关进了大牢里。
只有两个人除外,那就是何进的如夫人和独子,原因很简单,是因为如夫人的花容月貌让董卓心动了。如夫人可不是对何进从一而终啊,她不想受那牢狱之苦,或许有可能丢掉性命,于是,面对董卓的暗示,她几乎想也没想,就答应了,她的儿子自然也就成了董卓的假子。
新皇登基,也就是历史上的汉献帝,董卓顺理成章地升为丞相,并加铁钺、虎贲,献帝更是特许其“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入朝不趋”,其威福的确是无人可比。
威福的确是那么好,但是,董卓的心里却有一个阴影,那就是驸马府和尹府那么多人突然间从洛阳城消失,包括何进的遗孀窦氏在内。
董卓有一种本能的感觉,何曼绝对不会放过他的,若果何曼只是一个庸人,董卓一点都不会害怕,因为他的手下,文有李儒,武有吕布,又有西凉铁骑的精锐,但何曼却有无敌将军之名,尤其是何曼平定凉州叛乱的时候,董卓是亲眼看到何曼麾下精兵是如何奋勇杀敌,典韦和许褚等猛将是如何瞬息就将对方武将斩首的。
董卓怕归怕,但是,该发生的事情,还是要发生的。
一个月后,何曼回到右北平郡,简单跟刘虞商量了一下,悍然举起了反董的义旗,拉开了诸侯反董的序幕。
讨董的檄文是何曼亲自写的,其辞为:
曼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篡国废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庆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广集义兵,誓欲扫清天下,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匡扶王室,拯救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