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三国之截天夜叉> 第79章 刘焉提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9章 刘焉提议(1 / 2)

太史慈自小就十分好学,后来担任东莱郡的奏曹史。

不久前,东莱郡太守周武与青州刺史李荣之间有嫌隙纠纷,是非曲直不能分,而结案的判决多以先让有司(掌刑赏之官吏)知事者较有利。当时李荣的奏章已先发去有司处,周武恐怕落后不利,于是求取可为使者的人。太史慈今年二十一岁,被选为使者,日夜兼程取道,抵达洛阳,于是上演了刚才的那一幕。

太史慈刚才就猜到了,何曼一直在公车门前守着,肯定是有所图,于是,他也就颇为提防起来,警惕地望了何曼一眼,问道:“汝是何人?”

何曼微微一笑道:“平北将军何曼。”

“啊……”太史慈和州吏闻言皆是大吃一惊,尤其是太史慈,何曼的名字对于他这样的武将,就相当于后世的明星效应,而且,他更惊讶于何曼竟然能够一口喊出他的表字来,这太不可思议了。

太史慈和州吏急忙上前向何曼见礼,何曼笑道:“子义,上朝时间快到了,汝二人且在此处等候,待到散朝之后,曼再与子义细说。”

太史慈抱拳道:“如此,下官就在此等候平北将军。”

匆匆赶到朝堂,刚刚站定,就听到张让尖锐的声音:“皇上驾到,百官下跪。”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说是百官,哪里会有一百,也不过是几十人而已,但一起高呼的声音也是不小。

见礼中,一脸疲惫的灵帝刘宏款步走了过来,坐在龙椅上,淡淡说道:“众卿平身。”

接下来,又是张让上场了:“皇上旨意,有本奏本,无本退朝。”

今天还真是没有什么太大的事情,张让喊过之后,百官们似乎很淡定,没有一个人出列奏本的。何曼等了一小会儿,见张让又准备大喊的时候,大喊一声:“启奏陛下,微臣何曼有本相奏。”

听到何曼的声音,灵帝本来略显疲惫的眼睛登时一亮,笑着说道:“原来是驸马凯旋而归了。”

何曼说道:“陛下,微臣未负陛下厚爱,已经成功平定了幽州张举之乱,奉陛下旨意,回京复命,更是带回了张举、张纯和丘力居三人的首级。”

灵帝大笑道:“好,好,好,朕就知道,只要驸马出兵,张举之乱绝对成不了气候,果真如此,朕心甚慰啊。嗯,诸位爱卿,驸马立下如此奇功,大将军和太尉以为朕应该如何封赏驸马才是?”

何进望着何曼,心情颇为复杂,何曼再次立下大功,按说该是他何家的荣耀,可偏偏何进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于是呢,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何曼立下的功劳越大,对何进亲子的威胁也就越大。

这时候的太尉是曹嵩,也就是曹操的老子,他看了一脸复杂的何进一眼,双拳一抱,朗声道:“陛下,驸马立下如此奇功,那是陛下之福,大汉之福啊,微臣以为,可升驸马为安北将军,封亭侯,另外任命朝中官职,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曹操和何曼的关系不错,曹嵩爱屋及乌,自然也就故意帮何曼一把。

其实呢,灵帝心中对如何封赏何曼也早有打算了,只是比曹嵩的建议少了一项,也就是升为安北将军这一项。

灵帝点了点头,向何进问道:“大将军以为如何?”

何进把牙一咬,抱拳道:“陛下,微臣以为曼儿虽然立下功劳,但毕竟年轻,安北将军一职略有不妥,回朝为官也不太合适,不如就封为亭侯吧,请陛下圣裁。”

何苗也马上说道:“陛下,微臣也赞同大将军所议。”

表面看起来,似乎是何进和何苗避嫌,其实,他们是不想让何曼的官职太大,否则的话,日后更难掌控他了。

什么安北将军,什么亭侯,何曼根本不稀罕,他的目的是不想回朝为官,还想将右北平郡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何曼马上就说道:“陛下,微臣也赞同大将军和车骑将军所议,丘力居被微臣所杀,其子班楼年幼,其从子蹋顿总摄三王部,大有为丘力居报仇之意,是以,幽州虽然张举之乱新定,但乌桓隐患依然,还有北部鲜卑也有南下之意,所以,微臣愿为陛下谨守北疆,不让蛮夷再在我大汉疆土上肆虐。”

“好。”灵帝心里真是乐开了花,一拍龙椅的把手,忍住右手的疼痛,大声说道,“朕有驸马,何愁蛮夷不灭,驸马真乃朕之霍去病也。不过呢,有功则奖,有过则罚,否则的话,天下人岂非认为朕昏庸乎,何曼听封。”

“微臣在。”

“朕封你为安北将军,寿亭侯,右北平太守,赏千金,布匹百丈,宫女十人。”

何曼愣了一下,寿亭侯,这不是历史上关羽的爵位吗,没想到被自己抢走了,何曼急忙说道:“微臣领旨谢恩。”

何曼的封赏告一段落,灵帝扫视了百官一眼,问道:“诸位爱卿可还有本要奏?”

太常刘焉忽然朗声道:“启奏陛下,微臣有本要奏。”

灵帝一愣,暗想,朕这个皇兄上朝从来不走奏本,今天是怎么回事,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灵帝本想回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