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北蛮,由波澜起伏的群山组成,覆盖何止千万里。
在这群山峻岭之中,妖类横行,蛮物遍地,若入群山,便能听到令人毛骨发寒的野兽嘶吼,感受到异于他域的蛮荒气息。
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生存于北蛮的人族,不得不依附于北蛮的修仙门派,艰难生存。
对于普通人族,修仙门派尽力庇护,并根据各个门派实力,划分出大小不同的地界。
每隔数年,修仙门派便会派弟子前往各自所属地界吸纳门人,作为门派的延续。
当然,想要加入门派并非那么简单。修仙入道讲究资质悟性,在这亿万凡人中,能够成功加入门派的只有极少数,绝大多数人都会因为资质不够在这苍茫北蛮中碌碌一生。
实力越强大的修仙门派,拥有的地界就越广,庇佑的人族就越多,获取优秀门人的可能也就越大。
这仿佛是一个循环,强大的门派越来越强,羸弱的门派越来越弱。
但世事并无绝对。一些小宗门虽然庇佑的地域少,但偏偏就在这少数人族中出现一位惊才绝艳之辈,比如已经晋升为北蛮大门派之一的太乙门。
有些宗门大,偏偏在那庞大基数的人族之中,找不出一位可与其他门派媲美的弟子,比如如今已经没落为小门派的临云宗。
这与气运有关,气运这东西虚无缥缈,却又能让人们感受到它真实存在。
很早以前,临云宗庇佑的地域数万里之遥,人族基数更是有数亿之多;而现在的临云宗,只能庇佑千里范围,约几百万人口罢了。
正因为如此,临云宗弟子人数也急剧减少,由千年前的十万之众,变为现在的不足三千。
面对宗门危机,宗内历代掌门和长老无不绞尽脑汁,出谋划策,然而气运这东西非人力可为,最终只能化为一声声哀叹。
为了让宗门苟延残喘,临云宗的大门再也不似千年前那般,非灵根弟子不可入。
一些伪灵根的凡人少年也有幸被这个宗门收为弟子。甚至于连伪灵根都不是,仅因为身体异于常人的凡人少年也有可能成为这个宗门的弟子,比如打扫藏书阁的杂役弟子叶逸。
叶逸面容清秀,十三四岁的年纪看上去颇有几分书生气。他入门已有三年光景,但身上却无半点凝气境的气息。
并非是他偷懒不努力,恰恰相反,在前两年他的努力程度远超旁人,若不是他的努力让宗门的杂役长老都为之动容,恐怕他早就被赶下山去。
两年的时光,他想通了很多事情。他没有灵根,甚至连伪灵根都没有,注定了与修仙之路无缘。这就好像是用竹篓背水一般,不是靠努力就可以改变的。
他本想离开,但又心有不甘。如若就此离去,临云宗弃徒的身份将会伴随他的一生,这比他从未来过临云宗还要让人揪心,因为他只要回去,定然会沦为人们口口相传的笑柄。无论如何,他都打算在这个宗派长久住下去。
藏书阁内数万藏书中,并没有修仙秘籍,只有一些资料典籍和一些粗浅的武修技法。这种地方,对于那些一心修仙的弟子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叶逸来到这里三年了,连一个前来借阅的人都没有。
这个大院十分冷清,仿佛并不属于临云宗这个门派。然而他必须一直呆在这个大院里,看守此地。这样一个无足轻重的地方,宗门不会派专人看守,只有让他这个废人看管。
没有人相伴,长期守着这么一个冷清的藏书阁无疑是孤独的。好在入宗之前,他念过几年私塾,藏书阁内的书籍正适合他打发时间。
此刻他在大院门外倚靠着墙壁坐下,双臂环抱住小腿,膝盖托住下巴,捧着一本裁剪得十分精致的兽皮书籍聚精会神的看着。
这本书是一本上古孤本,兽皮上的文字却并没有因为年代的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叶逸全身没有动弹半分,看上去犹如一座雕像,只有当他翻阅书籍的时候,才证明他是一个活人。
“这本书上说古武可以通神,也不知是真是假,若是真的话,为何连一个古武门派都没有?”
叶逸远眺沉思,对于书中的叙述十分怀疑。
武道对体质要求不高,任何人都可以修炼,但他却从未听说过武者可以与修仙者抗衡。
“书中说同境界的武者远胜修仙者,可事实却并非这样。武者最高只能修炼到锻体九层,按常理来分析对应凝气境九层,可我就没有见过有锻体的武者能够胜过凝气境修仙者的!”
“而且武者修炼一旦达到炼体九层,就再也找不到修炼方向,如何与修仙者相比?”
叶逸思索了许久,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对于这种上古孤本,他也不知道是否该信。
“算了,这种事谁又能够说得清,同种功法同样法术换不同的人修炼,也会有极大的差别,也许书中说的是,那些武修天赋较强的人与那些伪灵根弟子相比吧!”
“又或者是在上古时期,武修真的可以轻易战胜修仙者。但随着时间流逝,武修踏步不前,修仙者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