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戎州往事> 第93章 民以食为天 指点迷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3章 民以食为天 指点迷津(1 / 2)

第十九章:民以食为天

二、指点迷津

第二天,方二直奔他父亲的厂去了。

昨晚他已经跟父亲说了这件事。老方师傅对大儿子没下乡很不满意,心想上头的政策,不执行咋要得。他认为大儿子跟自己丢脸,自己是一个老工人,又是劳动模范,从前在厂里走路都是昂着脑壳,如今有点抬不起头。

上世纪50年代初期,方师傅还只是一个军工厂的二级工,才二十多岁,是操作液压锤和冲床的。厂里有一个苏联专家叫彼德罗夫。有一天彼德罗夫忽然兴趣来了,说要考考大家的技术。说着就把手腕上的瑞士表摘下来,往电锤下面一放,说哪个要是把这表面砸破了,而表针照样能走动,我除了把这块表送给他,还要让厂里跟他升级。要是表砸烂了,我也不要他赔。此话一出,周围一圈的人,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一个敢站出来的,都在想:苏联专家的表,真要砸烂不是小事。冷场十分钟后,彼德罗夫耸耸肩,一摊双手,正要收起手表。站在后排的方师傅开腔:

“我来试试。”

前面的人循着声音往后一看,是方师傅。小声议论开了:

“哟,是小方啊!”

“专家的表,可不是闹着耍的哟。”

“就那样薄的表膜子,用手锤都悬,更不用说是电锤。”

说话间,围着的人群让出一个缺口,方师傅站到了电锤前。他抓着操纵杆就要开始,周围的人屏住气,大气都不敢出,不眨眼地盯着那手表。只见电锤随着方师傅右手操纵杆一动,一锤下去,就停在手表上。他缓缓升起操纵杆后,拎起手表一抖,裂成几块的表面掉下来了。方师傅把手表放在掌心,伸出来在大家眼前转了一圈,大家都看到了,那表针还在咔嚓、咔嚓地走动。手表送还到彼德罗夫手上,周围的掌声、叫好声就响起来。彼德罗夫伸出拇指,说了一句:“好!”随即就把手表戴在方师傅腕上。

后来,方师傅手上就戴着那块瑞士表,当然是另配了一块表面。根据苏联专家的提议,方二的父亲一下从二级工升到六级工。第二年还被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方师傅从此也成为厂里的传奇人物,也是后来方二自豪的资本之一。

如今,方二不下乡,让方师傅在厂里难堪,不好做人,走路都不抬脑壳。不过,他对不发粮票这种办法,嘴上没说啥意见,心里是反感的。听说方二要去厂里问,他就反对,说你还嫌跟老子找的麻烦少了吗?还要问为啥子?后来一想,这事拦也拦不住,与其让方二到厂里乱找乱问,还不如让他去找自己的周师弟问一问,周师弟当初就是管这些事的,这样不容易出乱子。

方二认识父亲的周师弟,很快就找到了他。父亲的周师弟是副厂长,在厂里管过知青办。周叔叔对方二来找他没有感到意外。当初还是他出面去找的方师兄,动员他一定要劝方二下乡去。这样既不影响厂里的任务完成,又能顾及到师兄弟的感情。他师兄很干脆,一点没有推三阻四,答应马上就让方二下乡。让老方师傅没有想到的是,会在儿子那里碰壁,方二说就是不去,一点商量余地都没有。把老方师傅气坏了,觉得方二让他的老脸没地放。当周师弟后来问他是否自愿让方二下乡时,老方师傅一口答应,这才有了方二虽然揣走了户口簿,户口底子照样被下的事。

两个月过去了,方二依然赖在家中不下乡。这让老方师傅始料未及,但不发粮票,对方家生活多少有点影响。他没有去问过周师弟,觉得这是大儿子自找的,也希望这种方法能让方二坐不住,自己下乡去。时间长了,坐不住的不是儿子,却是当父亲的。大小伙子一个,一天三顿哪顿都不能少。方二下面,除了已经下乡的兄弟方安顺外,还有两个妹妹,一个12岁,一个10岁。她们出生后就赶上三年饥饿年代,已经大受影响,如今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得多的时候。居民每月粮票都是按月发,想寅吃卯粮都不行,这样下去,时间短还好凑合,日子要长了,这咋弄?为这事,方大娘没有少跟方师傅叨叨。这事老方师傅嘴上没说,心里着实有点不高兴,所以当方二要去厂里找人时,他没再阻拦。

周副厂长管过知青工作,当然晓得这中间的事,对上头的政策他是要坚决执行的,尽管一些事他有自己的看法,但很多事他也不便跟师兄说明。他是看着方二长大的,他也晓得师兄这个儿子的脾气,只希望方二不要再惹事。他告诉方二说,这事不能找厂里,找厂里没用。厂里跟所有单位都一样,只不过是配合上面的工作安排,和街道办事处一起来办的这件事。你想你们的户口簿攥在你们手上,厂里都不掌握,凭啥下你的户口?办理户口迁移是需要合法手续的,你想厂里咋能单独办这事。街道办事处晓得你们的家庭门牌号,有你们的户口底子,当初让家长一点头,直接从派出所户籍室底子上下的。没有工作岗位的人,就是居民,就应该归街道办事处管。再说你们这种“包包户口”的后续问题,也都归街道办事处管。所以,不管这个粮票应不应该发给你们,你以后要找,都应该找街道办事处。如果有啥人让你去找粮食部门,你也不要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