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东渡梦> 第164章 忽闻海上有仙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4章 忽闻海上有仙山(1 / 3)

鉴真慌忙扶起老道,说:“道兄不必行如此大礼!有道是人生一世,谁能保得住终生平安不求人助!些许小事,不足挂齿!”

老道这才四缓缓站起身来。

你看他这个“临邛道士洪都客”

鹤发童颜丈六身,双目炯炯似明镜。

霜髻云鬓穿银镖,腰插一把铁佛尘。

仙袂飘飘随风舞,骨骼清奇高山松。

脚踏一双步云靴,湖海为家老仙翁。

老道又向思托四兄弟一一行礼致谢。末了,他望着将要封闭山林的苍茫暮色,说:“师父们,马上就天黑了。今晚咱们就在这里歇息一夜,等明天天亮,咱们就进山去寻这几个女神。我寻遍天地两界,不见贵妃娘娘真魂,从此看来,娘娘就在人间活着!从那四个女神的神态言谈,以及在这孤岛荒山的诡秘行踪看,贵妃娘娘肯定隐身在这里!贫道一定将娘娘请回长安故宫,与太上皇破镜重圆!”

说着,鉴真师徒拥着老道湖海散人,来到船岸边住地。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天是大唐腊月二十九。明天是大年三十。后天就是明年的正月初一!

入夜天冷,林中草地潮湿不避风,大家上船在船舱里歇息。

玄朗点了两个蜡烛,又拿出从张弘国带来的干粮和水,让老道吃喝解饥。听老道谈安史之乱,谈马嵬兵变,谈明皇逃蜀,谈太子宫,谈安禄山史思明之死,谈太子继位鉴真没有想到,一个举世无双的伟大帝国,只三四年的时间,就变成了一个四分五裂、饿殍遍野的乱世大唐帝国,难道你真的是毁灭在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手上吗?

这一夜,鉴真辗转反侧地思念着自己多灾多难的祖国,彻夜未眠。

第二天天亮。吃喝毕。鉴真留下玄朗和荣睿在船上原地看守船物。普照和思托陪伴着他,跟着老道湖海散人,四人沿着林中深草覆盖着的小径,一路摸索着,向山林深处走去一路上只见:

小径似蛇隐草丛,久曲回肠无穷尽。

忽高忽低多坎坷,时断时续草木深。

群山叠嶂互掩遮,莽林层叠砌云空。

远看无路山尽头,走到面前又一缝。

玉蟒挂枝迎来客,老狼蹲山接佳宾。

哗啦惊飞夜宿鸟,噗通吓起兔跃奔。

南海孤岛神仙家,蓬莱仙山少人行。

满山紫竹浓墨染,天下名山属仙人。

日出东海三杆多,鉴真四人穿幽径走鬼道,从一条七拐八弯的山石狭缝里,来到群山环抱着的一个世外桃源的大谷地。只见这谷地:

紫竹森森满山林,古木参天撑浓荫。

满地碧毯缀奇花,遍野紫红竟芳芬。

奇峰高耸四边墙,云雾漫漫盖屋顶。

清风山中岫峰唱,玉溪林间石上吟。

松鼠踏枝惊看奇,玉鸟高歌报音讯。

大年三十初夕天,孤岛山林暖如春。

西北阳洼有高台,楼阁亭塔院墙深。

门楼高挑瞰来客,花木出墙笑迎宾。

鉴真四人来到这高墙深院的山林幽谷宫院山门外,只见山门顶横批着“太真禅院”四颗斗大的灿烂金字。

门两侧一副门联。上联是:“静听清风话明月”。下联是:“闲看林涛伴白云”。

老道湖海散人正要去叩院门,只听院内丝竹呜咽,唱起一首凄楚断肠的悲歌来鉴真朝湖海散人摆摆手,低声说:“道兄,等等。听听再惊动不迟!”

湖海散人收手,四人坐在门外一块大青石上,静听院内深处清婉忧怨的弦歌声你听,那琴声如清凉晶莹的雨滴跌落在地,摔得粉碎,发出像银铃坠地般悲伤的响声,让人听着心碎,望着肝裂!你听,那歌声像娇小的小鸟在秋雨梧桐上瑟瑟发抖着悲鸣哀叫,叫得多么凄婉,让人听着心痛,望着流泪!

长天垂暮云,心事万千重。

满眼伤心泪,与谁听!

桃红有何罪?

柳绿犯何刑?

狂蜂乱蝶不惹闲,花独岂伤人!

桃红泣血,柳绿泪倾,万千悲哀向谁说,雨淋铃!

桃红太幼稚,柳绿太天真。

真情凝成泪,滴落尘!

海誓在哪里?

山盟何处寻?

马嵬佛堂丈二绢,绞断山海盟!

凤入黄土,凰飞九天,比翼双飞成笑柄!

秋风声哽咽,暮雨泪淋淋。

撒向芳草地,皆响铃!

摔破雨泪滴,碎了妾的心!

蓬莱仙山太真院,世上谁知音?

热田有神,自当庆幸,来世誓不再为女!

听着这首熟悉的曲子,鉴真兴奋地向湖海散人说:“道友,贵妃确实在这院中!”

湖海散人忙问:“师傅,这歌者,莫非就是贵妃娘娘?”

鉴真点头道:“这首曲子乃大唐宫廷乐师马仙期所作名曲《雨淋铃》。原曲是描写御园秋雨景色,叹冷雨淅沥,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