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装扮伙计接头的豪客传信过来,说龚二那里已经有了眉目,不过因为刘悦昭和于安对他的盯防过于谨慎了,所以传递情报只有在附近的一座小山,而且人数不能多以免发生不测。
刘葬天和楚羽都点头表示认可,的确带着百余个豪客再加上箕关的斥候目标有些过大,当晚楚羽带着刘葬天刘晋元还有那名通风报信的镖师,按照龚二的指示来到了一片不知名的小树林。
这两天下来,龚二的脸色枯黄了不少,大概是饮食不好再加上操劳过度的原因吧。
刘葬天默默的看着龚二,只见龚二心灰意冷的说出的第一句话便是:“小侯爷,如果我遭遇了不测,请您照顾好我娘,告诉她老人家,孩子没丢她的脸,自古忠孝难两全,唯今只好对不起她了。”
从话语中,楚羽很明显的就能感受到龚二已经心萌死志,事情很简单,龚二回到小山村的那一刻起,刘悦昭就一直怀疑龚二是不是投降了官军,不光每天到晚派人悄悄跟踪,而且还散步言论,使得大家越来越疏远他。
加上这次屠村的祸首被刘悦昭直接砍了头,龚二就知道这日子过一天少一天了,大汉官军势在必得要剿灭这股乱贼,而刘悦昭却整天忙着打击异己,丝毫没有注意到暴风雨来临前的安静。
刘葬天认真的看着龚二:“你既然弃暗投明,协助官军铲除首阳流寇,那么你就是我刘葬天的兄弟,兄弟的老娘就是我的老娘,你要是有个万一,我刘葬天替你尽孝。不过你最好努力活着回来,她老人家不想白发人送黑发人。”
龚二跪了下来,正正经经的对着刘葬天磕了三个头。古人讲究跪天跪地跪父母,如此大礼自然亦是表明了自己的决心。
听到刘葬天这么说,龚二完全放下了心,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
龚二一咬牙起身一字一句道:“好,我,一,定,活,着,回,来!”
紧接着龚二拿出稍加改进的绘制平面图递给了刘葬天,“小侯爷您看,这是村落后山的一条小路,据村里砍柴的农夫说啊,这条路是他偶然发现的,除了他以外没有第二个人知道,而这条路眼前还没有被刘悦昭发现,到时候镖车运过来的时候,肯定会吸引首阳流寇绝大部分的注意力,趁此机会居高临下直接从后面攻入,定能攻破山村。”
楚羽拍了拍龚二的肩膀以示鼓励:“剿匪成败,在此一举!”
第二天上午,楚羽离开了北屈县城前往千余羌骑的藏身之所。
此次山村剿匪,楚羽打算派出五屯羌骑,四屯羌骑见机策应,剩下的一屯负责看马,这五屯羌骑全部弃马步战,在加之后山居高临下,羌骑尤其善射,再加上还有四屯在前阵快速策应,应该不成问题。
楚羽要带领羌骑,他身边的几个将领,陈到烽火自然要一同前往,刘晋元则负责统率策应羌骑,留守看马的任务自然是交给了羌骑的千夫长。
虽然千夫长的脸色有些失望,但是楚羽还是叮嘱了他几句:这马比什么都重要,你们的担子不比我们轻,另外你们还需要剿灭逃窜的残余敌寇,千万不能放走一个,违者军法从事!
人员分派完毕后,他开始计算此次上山也不知道待上几天,要知道这一千多号人临走的时候只带了七天的干粮,如今省吃俭用就快入不敷出了,在当地购买又怕打草惊蛇十分不现实。
所以他决定只准备一天的口粮,这样既能让大家抱有高昂的士气争取速战速决,另外羌骑身上的负重能减轻不少也不用马运人背。
除了口粮,五屯羌骑都要带上长枪和两副弓箭,弯刀只适合马战,而枪则是一寸长一寸强,为了能够在居高临下时候充分发挥弓箭的作用,楚羽决定将羌骑所带的百分之七十的箭簇分配给这五屯羌骑,以免在进攻突袭的时候弓毁箭尽。
对于身上的盔甲则是统一装配轻便的皮甲,尤其在对射中皮甲能够站得很大的优势,沉重的铁甲无论对于骑兵还是弓箭手都是绝对的噩梦。
山村里的流寇由于粮食紧迫,已经力竭殆尽,楚羽相信这些人的可战之力能拉上三次弓弦就已经不错了。
在这五屯羌骑里面,共有两队柳陟方盾(柳陟圆盾升级版)所组成的枪盾兵,楚羽给他们分配了更好的铁叶甲,这种盔甲使用一片片形似树叶的铁片串联而成,轻巧灵活同时防御能力也是十分的不错。
这两队共一百人是楚羽精心调教出来的防御兵种,步战时羌骑们只需要紧紧贴在枪盾兵的身后,就能快速进入自己的射程,而不需要惧怕流矢的存在。
因为东汉的军队百分之八十都是私自招募来的,所以军士外出作挣得是军功缴获的战利品也是会按比例分配的,这样一来要想在生活的富裕想让妻小们才能好好的活下去,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奋勇杀敌的。
此次出行,前车之鉴的情况下,楚羽颁布了阵亡抚恤以及因战受伤残疾的将士的特殊待遇,这极大的解决了羌骑将士们的后顾之忧,先零羌的族人们看楚羽的眼神也变得温和许多。
在告别留守的一屯羌骑后,陈到烽火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