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羽从长公主府回来的第二天,刘葬天终于发来了信息。特种教官已经在《生存》中创建了帐号,需要他前往诞生地接应。
其实说是接应不如说是带路,能从刘葬天口中略显尊敬的说出教官两字自然是在军中素有名望的特种尖锐。
而在滇朔带着几十羌骑赶到地点的时候天色已晚,只见一个白乎乎的胖子满手是油的大快朵颐着一条从老虎身上撕下的肥嫩大腿,那种烤肉的芳香味在抹上些许的盐巴格外的诱人,只见虎肉被架在一个简陋的木枝做的烤架上,滋啦滋啦的掉着油滴溅起丝丝火星。
“您就是楚大哥口中的田行健田教官吧?”年少的滇朔实在不敢确定如此臃肿的大胖子居然会是新来的什么特种教官。
“你们千里迢迢赶过来也饿了吧,都围过来吧。这一只老虎我也吃不完,你们这些小子可有口福了,咱在军中可是特级厨师。”
“厨师是什么?”滇朔有些疑惑不解的问道。
田行健忘了这些人都是几千年前的古人,所以有些尴尬的笑着苦思冥想后终于挤出一个词:“庖丁解牛知道吧,我就跟那个庖丁差不多!”
在众人不懂装懂的表情下,田胖子开始热情的招呼着,几十人围成一个圈,在篝火的照应下十分的宁静安详,大家有聊无聊的说着家乡的前尘以及来到柳陟后的变化。田行健则更好的充当一名聆听者,仿佛从遥远的古代,少数民族就一直流传着豪爽质朴的性格直到今天。
待到第三天的晚上,楚羽才真正的见到这个前所未闻的特种军官,同样的和滇朔初见田行健的表情一样,用一个成语大跌眼镜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他甚至怀疑如此乱颤的肥肉,能够有和本领让这些热血沸腾的少年心服口服。
在滇朔来回的这段时间,各队的柳陟卫终于开始训练的有板有眼,现在的他们已经可以齐整的排列跑步了。
待到田行健来到柳陟之后的第二天,楚羽便在城外的营地为这位白乎乎的看起来和(shi)蔼(fen)可(wei)亲(suo)的胖子接风洗尘。
柳陟卫的少年们对这个长得白白胖胖一脸富态的胖教官十分感兴趣,所以下午的训练,大伙的热情前所未有的高涨。
按照楚羽的设想,在《犬韬》中曾经有这么一卷名叫练士的篇章,寥寥数百字却是道尽了为将者知人善任的心声。
练士篇论述了根据士兵的不同状况,挑选和编组军队的方法。其主旨是根据士卒身体强弱、身材的高低、社会地位、思想心理等等不同状况,分成不同的类别,组编成不同的分队。
姜子牙把军队中的士兵分列成三六九等,有勇气大、不怕死、不怕伤的编为一队,叫做‘冒刃之士’;有锐气旺盛、年壮勇猛、强横凶暴的编为一队,叫做‘陷阵之士’;有姿态奇异、善用长剑、步伐稳健,能在行列中整齐行动的编为一队,叫做‘勇锐之士’;有膂力过人、能拔距伸钩、强壮有力能冲入敌阵捣破敌人金鼓、撕破敌人旗帜的编为一队,叫做‘勇力之士’;有能越高城、行远路、轻足善走的编为一队,叫做‘寇兵之士’;有阵亡将帅的子弟,要为其父兄报仇的编为一队,叫做‘敢死之士’;有曾被招赘、被俘虏,要求扬名遮丑的编为一队,叫做‘励钝之士’;有因贫穷而愤怒,要求立功受赏的编为一队,叫做‘必死之士’;有刑徒免罪,要掩盖其耻辱的编为一队,叫做‘悻用之士’;有才技胜人,能任重致远的编为一队,叫做‘待命之士’。
虽然姜太公将士兵的类别分的十分的详尽可是终究先秦之前的兵策,而对于兵荒马乱的东汉末年并不适用,恰恰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起所提倡的“短者持矛戟,长者持弓弩,强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厮养,智者为谋主”更为简单明确,思路更加的清晰。
为了分拨挑选各式各样的人才,田行健提议先从长跑开始,一是为了锻炼少年的体魄,二是考验少年们的毅力。
把体质不错的少年登记下来,进行有必要的奖励,不禁可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而且还可以成为其他落后者知耻而后勇的动力。
然后渐渐的开始增加负重跑和强行军,这些都是最基础的练习臂力脚力以及全身综合熟悉提升的最好方法。
因为少年们的骨骼还在发育当中,和那些老大成人的士兵不同,他们更有活力同时提升的潜力是最高的。
等到他们的体魄身手练得差不多了,楚羽才会真正去让他们手执兵器进行真正的格斗训练。
就这样在来回枯燥的训练中,少年们度过了地狱般的两天,他们不再想之前那样认为田胖子教官那么好欺负,相反个个都觉得他像个怪物一样。
身手敏捷,行之如风,耐力也是出奇的好,这样的胖子真真切切的就在眼前。
于是乎柳陟县从此以后流传着一个魔鬼般胖子教官的传说,在很久以后凡是小孩子不听话,或者幼儿啼哭的时候,只要说声田行健来了,态度保准会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田行健兴奋的折磨着,哦不对,应该是操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