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元年五月二十八日,柳陟县。
首阳一役朝野震惊,先不说伏侍中长公主刘华的身份,单单是首阳山盘踞的两万匪寇就让汉灵帝十分的震怒。
首阳山向东行数百里的箕关与之大河相隔的对岸就是大汉京师洛阳所在,腹地盗贼四起掌管宿卫军的何进责无旁贷,在姐姐刘华的哭诉下刘宏指着何皇后的哥哥破口大骂,搞的何氏兄妹灰头土脸的。
这件事情上何进唯唯诺诺不敢直言,别看他身为大将军自己的妹妹贵为皇后母仪天下,可是在汉灵帝眼里是绝对比不上亲姐姐阳安长公主刘华的。何进出宫之后,立刻派人策马飞奔前往箕关,汉灵帝的怒火自然可以朝他发泄,可是他的愤怒将要由箕关的守将去承担。
而这边楚羽却毫发无损,本来他还怕刘晋元会把这件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阳安长公主,可是刘晋元只是巧妙的把这件事情讲述成了距离弘农最近的骠姚营听闻消息及时赶到,方才逢凶化吉。
但是骠姚营毕竟是汉灵帝钦命驻守柳陟的北军第六校,所以楚羽此次擅自行动被汉灵帝批示为功过相抵,虽说天子是这么说的但是为了答谢楚羽,长公主刘华遣心腹宫女特地送来了六卷皇家私藏的珍贵兵书---《六韬》系列。
得此兵书后楚羽大喜,要知道拥有了此类书籍后就可操练阵法和兵士获得属性的临时加成,阵法用好了更是抵得上千军万马。
而这恰恰是NPC将领最大的优势。
长期习得兵书阵法的将领拥有寻常部队无法拥有的战力士气,所以特殊兵种形都是将领们长期作战和自己思想的结晶。
东汉建立,光武帝废止正卒更番制度,取消郡国的常备兵,所以东汉士兵的主要成分是通过募兵招来的。
东汉募兵制的招募对象主要是农民、商贾和少数民族。
招募办法比较单一主要为两种一是募以财物,二是免除赋役。
这样一来战时临时招募的兵丁根本招架不住如狼似虎的匪盗逆贼所以使得大汉官军的战斗力连年下降。
随着从首阳归来的时日一天天过去,他危机感的心病就越来越额强烈多一分实力才能在华夏区站住脚,才能为秋夏和他的未来多一分希望。
楚羽决定练兵,而练兵在冷兵器时代最为重要的便是斥候,墨子曾有言:守入城,先以侯始。
他在柳陟中挑选了一些身手矫捷的青壮和先零羌少年,这只部队由他亲自统领,他所能凭借的就是龙组军方多元化的特种战术,以及先零羌天生的好战血液。不过对于训练这些兵士,他还是决定要按照《犬韬》中的:分合、武锋、练士、教战、均兵、武骑士、战骑、战步等八篇兵法加以改良着手训练,简单高效实用便捷,这八字才是他训练这只部队的“战术手册”。
当然在挑选兵士的时候他也完全打算好了,招募来的青壮少年每月都会发放家庭津贴用来补给家中劳动力的缺失。
最后他挑选出一千符合标准的青年,因为已经快到夏季了,炎热的天气会使得人心浮躁,尤其是血气方刚的青年,所以越快进入状态越能考验这些人的意志力。
等到训练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在从里面跳出一些有特长懂得好手专门进行斥候训练,最后形成一个雏形的军队体系。
因为还没到夏种忙碌的季节,所以楚羽登记造册以后立刻就把这一千人拉出了县城,由于都是血气方刚的青年人,而且人数众多,个个都挺好奇,懒懒散散的有说有笑,他们大多数人现在还没意识到这个乱世意味着什么。他们中有的是先零羌从小受尽磨练的苦孩子,有的呢是柳陟打猎为生的猎户,平常的桑农之家,更有劫后余生的流民,当然现在他们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柳陟卫。
看到他们如同流氓地痞般吊儿郎当不思进取的神情,楚羽心中感叹,什么是乌合之众什么是一盘散沙,他回想起以前在学校军训的第一件事情,教官教会他们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站姿!第二件事情就是蹲姿!
没有军姿就没有挺拔的胸膛坚毅的眼神,这阵型队列无从谈起。
而没有信仰的军士就是乌合之众,就是一盘散沙。
而这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可能就是一个导火索,到时候就会千军溃退一败涂地。
楚羽咳了一声,立刻就有骠姚营的士兵会意大喝安静,一时间迫于威势,所有少年都默不作声。
在他训完话将目的讲明之后,隐隐约约人群中又有些骚动起来。
《犬韬》有言:“凡领三军,有金鼓之节,所以整齐士众者也。将必先明告吏士,申之以三令,以教操兵起居,旌旗指麾之变法。故教吏士,使一人学战,教成,合之十人;十人学战,教成,合之百人;百人学战,教成,合之千人;千人学战,教成,合之万人;万人学战,教成,合之三军之众;大战之法,教成,合之百万之众。故能成其大兵,立威于天下。”
就是要让士兵明确指挥的信号和方法,掌握“金、鼓之节”,保证行动一致,步伐整齐;三令五申,强调训练纪律,使士卒养成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