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始出来,终于盼到了大汉天子的一方任命,随即柳陟也成为第一个名正言顺的玩家所掌控的势力。
系统公告一出,华夏区的玩家们似乎都已经习惯了楚羽带给他们的震撼了,人都官拜骠姚校尉成为大汉最精锐的北军第六校,驻扎一县又有何不可呢?
仅仅一念之隔,系统公告接连着响起:
“华夏区第二家公会:墨家正式成立。”
“恭喜玩家墨翟因其在大汉左中郎将皇甫嵩部战功显赫升任都尉,成为第三名玩家官员,天子特赐素缨银蛟枪一杆,西园良骏乌獬豸一匹。”
好家伙,难怪开服这这段时间都没听说公会执牛耳的墨家消息,闹了半天墨家韬光养晦现在才初露锋芒。楚羽也明白这也符合其公会的宗旨,虽说其为会首,但丝毫没有仗势欺人的意思。反而是作为所有公会的协调者,从中斡旋调节其他公会的恩怨情仇。
兼爱非攻,墨家的会长敢用其宗旨,也可见墨翟此人的远见非凡。
虽说刘葬天所谓的朋友是游戏里认识的,小道消息更是以讹传讹的主观思想。
但不可否认,墨翟是有野心的。
能在三河骑士(河东、河内、河南三地的中央禁军统称)的骄兵悍勇中博得都尉之职自然不可小视,三河骑士虽然不如北军五校,但是他们强大的战力绝对毋庸置疑。
而那晚在丛林里一个黄巾力士就让自己如此的狼狈不堪相比,墨翟却选择将墨家势力投入到黄巾战场的举动不得不让他钦佩。
要知道黄巾力士的战力比飞熊轻骑只高不低,可能都要有五十左右,战场上出现在身边的黄巾贼随时可能是黄巾力士,他们虽然与普通的黄巾贼装扮相同,但是身体壮硕的他们就好似普通网游里随机刷出的小BOSS。
斩杀他们虽然会爆出好的东西甚至是兵符,但风险与高回报是相当的。
楚羽在理清了这些头绪之后还是决定骠姚营一旦成立,自己一定也是要去派些兵马前去练兵的。当然主力还是得依照天子的命令驻扎柳陟策应弘农。
.
曾寻看到了这一张任命纸书下来,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没想到曾家祖祖辈辈都没实现的愿望在自己这里实现了,自己这把不中用的老骨头能亲眼见证柳陟县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并这样在巨大的喜悦冲击下,这位为柳陟操劳了一辈子的老人突然病倒了。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都是为着一个理想活着的,当这个理想实现后整个人就会怅然若失。老人不属于这样,他是因为喜悦的情绪过分的刺激了他的身体,使得常年操劳的他终于没有了那口坚强硬挺的那口气。
老人倒下了的同时,曾寻的长子曾凡扛起了柳陟建设的重担。面对病重的父亲,他没有说任何的话。身为族中长老的他们一家,是必须为整个家族的兴衰默默奉献的,这是他们的使命也是他们毕生的理想。
曾凡相比于父亲曾寻,更善于处理村落中一些繁杂的琐事。虽然只是读了几年族学,但是论笔墨而言却是柳陟中最好的。
刚刚二十五出头的他朝气蓬勃的同时也是勤奋能干孝顺父母,郡城也是准备为他举孝廉,不过这一切被黄巾起义彻底打乱了。
在这段日子里他仿佛变了一个人般,稳重谨慎不再像以前那样热衷于官场名利,真真正正的沉淀下来。
当楚羽脑海浮现出自己的属性板中势力一项赫然写着柳陟县的时候,他激动的溢于言表。
拥有属于自己的势力,这是他来到《生存》之后,心里就一直在想着的问题,现在的他终于迈出了真正踏出的一步。
如果说他现在有了骠姚校尉的身份和半块虎符的军权,这除了让自己能够体面的在这个世界生存的同时又该如何呢?会不会哪天有人会羡慕自己的好运,买通宦官把自己从官位上拉下来,谁又知道到头会不会是一场空呢?
势力方才是立足《生存》之本。
而势力无外乎什么?人口、土地、钱粮三者。而发展三者最为便捷的方法是什么?
刘葬天给出的答案是以战养战。
楚羽并不认同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因为迟早会有一天一旦有何差池便会死无葬身之地。
而楚羽真正认为最安全最稳妥的方法是屯田制度。
以军队戍边屯田,西汉时就常用于开拓和驻守西北边疆。汉文帝时,大臣晁错就曾建议“徙民实边”。
汉武帝时,赵充国建议「屯田」於边防,戍卫与垦耕并顾,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和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此一方法用意,既可解决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之下自力更生,又可使兵力在守防时亦不白花人力,乃一举两得之构想。
但是直到东汉末年,所有屯田的构想与实施都只限于避免从异地长途运输粮食,解决边境守备军队之需,并不作为经济和社会制度。
曹操也正是运用此制方才夺得大汉四百年天下的。
先例在前,自己怎能不效仿从之呢?自己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