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回昌化之后,已经是当天的晚上了。
此刻的旌德和绩溪如何,李小千等人已经没有心思去管了。到了昌化之后,李小千立即作出安排。王继于留下,招募新人填充兵源,预防绩溪方向的南冥门人,而李智何和几道,李小千则是要带着前往苏州,八十个敢死队都还有战斗力,十来个受伤的回到总部养伤。
而千寻由于要和昌化城隍爷杜华等人建设昌化,也就留了下来。李小千不做耽搁,休息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李智何,几道和八十名敢死队骑着战马,前往苏州。而这个时候的李小千,也终于知道了苏州那边拓跋鹤和王猛是如何干掉苏州的城隍爷等人的。
这件事情,要从不久前说起。当初李小千派王猛和拓跋鹤带领第三大队前往嘉兴,打算在这里建立防线,但是等了一天,又接到从总部调出来的第五大队。由于这一次的主事者是拓跋鹤,王猛只是作为参谋。要知道,拓跋鹤一向胆子大不怕死,王猛也是一个胆子极大的人。两个人虽然性格不同,行事作风不同,但是胆子都是一样的大。觉得手里有了这两千人,要是只窝在嘉兴这里,实在是窝囊之极。要做大事,就要胆子大智谋高,要是这样畏首畏尾的,什么时候才能出头。
要是被南冥门攻过来,岂不是丢脸?两个人略一商量,决定铤而走险,于是带着这两千人离开嘉兴,前往松江。所谓松江,在凡间的话,是上海、江苏和浙江的交界处。这个地方,十分特别,且不说他即属于浙江,又属于江苏。不知道为什么,南冥门在松江并没有布置兵力,而是把兵力布置在苏州。王猛和拓跋鹤胆大心细的来到这里,并没有发现南冥门的人,打听之下才得知,这里没有布置兵力,而理由十分可笑,这里不富裕,大家都在苏州,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嘛。
江苏的边界防线兵力布置在了苏州,就连从南冥门总部调集过来的两千人,也驻扎在了苏州。苏州原有的七千人加上总部来的两千人,共九千军队驻扎在苏州城内。得知这个消息的王猛十分激动,找到拓跋鹤,跟他商量,说道:“拓跋,我们就以松江为驻地,等待机会,攻克苏州。”
拓跋鹤大笑道:“哈哈,王兄,我就等你这句话。你说吧,该怎么做?”前文说过,这位王猛,只有三十出头,身材中等,梳着背头,一张方脸,剑眉斜挑,虎目炯炯,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脸笑容,天生极其善于察言观色,在李小千的面前,尽其所能的拍马屁,很让人不齿。
但是其人能力之强,丝毫不弱于千寻,而且此人性格古怪,喜欢张扬。但是此人只是一个文弱之人,不过性格却十分残忍,对付敌人,其阴狠众多的手段,只怕要比马霖略胜一筹。不过王猛其人,却是一个好大喜功,喜欢冒险的人,加上他不凡的政治能力,在萧山处理事务的那段时间,不但没有让潜伏在萧山的南冥门人有什么动向,而且利用各种手段,将他们赶出了萧山,随后这些人只得离开浙江。当然这些只是王猛的一些小表现而已。
而王猛其人在以后的岁月当中,以他的性格和他的能力,和千寻共称为一千一王,王猛也得到一个雅号,屠夫。千寻是人人爱戴,而他却是人人惧怕。这样两个人,就组成了冥公司最强阵容,为李小千打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目前对于王猛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拓跋鹤说的如何攻克苏州的事情。王猛知道拓跋鹤是天庭在凡间甚至在冥界都是唯一一个下派的神。虽然冥界潜伏了不知多少神,但是拓跋鹤却是最嚣张最张扬最不怕事的一个。
当初李小千调兵遣将的时候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将这两个不怕事的人派在一起,尽管手上只有两千人,但是对于城防坚固,有九千人驻守的苏州城来说,就好像是一块大馅饼在那里等着,就等他们过去拿似的。两个人都跃跃欲试。虽然拓跋鹤是主帅,王猛只是参谋,但是出征之前,拓跋鹤只甩给了王猛一句话,“什么事情就看着办。”然后就当甩手掌柜了。拓跋鹤一向不喜欢管事虽然作为主帅,但实际的事情都是王猛在处理,很多时候拓跋鹤都是不管不问,倒像是成了副手。
只要王猛说干,拓跋鹤也说干。并不是拓跋鹤脑子笨愿意听人摆布,首先,拓跋鹤性格懒散,艺高人胆大,喜欢按照自己的性子来,也不喜欢管事和被约束,其次,他并不是冥公司的成员,虽然挂了名,但那个对他来说根本没意义。还有就是,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副手,表面上是副手,实际上大事情还得靠他来指挥大局。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出现什么岔子,有这家伙背黑锅,自己在李小千面前,也不会显得尴尬。再次就是,他不善于领兵打仗和指挥大局,对于功劳,奖励等等这些,在他眼里都只是浮云。
拓跋鹤之所以留在冥公司,完全是因为李小千在,要是李小千不在冥公司干了,他马上甩手走人。而且他本人喜欢冲锋陷阵,敌人越强他则是越高兴。而他也知道,王猛在萧山做事很有一套,也想让这个小辈发挥他的能力。虽然拓跋鹤和王猛看上去都只是三十来岁的模样,但实际上,王猛的第十八代祖宗,也要称呼拓跋鹤一声前辈。王猛此人喜欢运筹帷幄,拓跋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