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心微沉,依旧沉着脸,“伺候康哥儿的婆子呢,怎么会让他一个人在那里玩耍?还有一个小孩子手里怎么会有炮竹?”
碧瑶道:“明婆子说是坏了肚子,一转眼功夫康哥儿就不见了。不过二太太这次动了火说要把人撵出去呢。”
老太太微一沉吟,“我记得明婆子的女儿是三小姐跟前的人吧?”
碧华笑道:“老太太记得真清楚,明婆子可不就是素月的娘嘛。”
老太太“嗯”了一声,闭上眼半晌又问:“你们看三小姐和表姑娘相处的怎么样?”
碧瑶和碧华对视一眼,碧华道:“看上去倒也挺好,三小姐待人一向温婉和善。”
老太太没说话,碧华接着道:“表姑娘是个率性的,以前她家里也没我们府里这么多人。”
老太太冷哼一声,“人多又怎样,没一个可心人。我早上刚说的话,转眼就给我忘了。我看人少了好,是非也少点。”
碧瑶笑道:“老太太这话可不对了,咱们表姑娘不就是您的可心人吗?”
老太太的脸色舒缓下来,脸上的皱纹都柔和了,“那丫头和我的四丫头生得很像,我还记得青媛的眼睛,也是生成这样。”
碧瑶连忙道:“表姑娘虽然不在府里长大,可奴婢看着她其实和您最亲,这次还救回了您,怕也是四姑奶奶在天保佑。”
老太太正听得欢喜,忽听门外有仆妇禀告,“老太太,三小姐来了。”
老太太没有应声,碧瑶见老太太看了她一眼便迎了出去,不一会儿听到厚厚的帘子外碧瑶笑道:“三小姐这会子怎么来了,老太太刚还问起你们落水的事,让都会去歇着免得落寒。”
薛安温声道:“我怕祖母担心就来报个平安。”
老太太在内室听着外面的动静,从帘子缝隙里看到薛安那双精致的锈鞋,暗暗叹口气:“让三小姐进来吧。”
她总共只有两个孙女,薛安是小孙女,从小又特别乖巧,这些年,一直在她身边伺候着很是小心讨好,但她就是对这个孙女喜欢不起来。薛安像她的父亲薛仁林。当年四丫头的事东窗事发就因为薛仁林不小心说漏了嘴,气得老头子把四丫头在族谱上除了名,虽然三个儿子都没在老头子面前帮四丫头说话,但老太太总觉得若不是三儿子在极其不恰当的时间说漏了嘴,最后不至于会有这么糟糕的结果,对这个儿子老太太心里始终有一根刺。当年四丫头也是薛家那一辈中医术最拔尖的,老头子最喜欢这个女儿,还曾戏言要让她做下一任家主。
薛安进了屋,老太太歪靠在引枕上,碧华忙去沏茶,走到薛安身边,薛安伸手接了过去。
薛安坐在椅子上,眼睛肿肿的,嘴唇也干燥起了硬痂、怎么看都像是哭过了,老太太不动声色地盯着她看了半天。这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她以前也不是这样。
不可否认薛安一直是耀眼的,除了医术,一手双面绣工一手妙笔丹青就像她本人一样的秀雅,沁人心脾。老太太想起了三儿子,薛仁林也是这样,以前他对着四丫头就像是现在的薛安。
薛安有所发觉抬起头对上老太太的目光,“祖母,怎么了?”
老太太接过茶喝了一口。笑着道:“刚落了水怎么不在房里歇着还往外跑?”
“怕祖母挂念着。”薛安垂下眼睑遮掩。又解释了一遍落水的经过,然后道:“幸好表妹妹没出事,要不然那鞭炮炸到脸上可不就毁容了。”
老太太道:“刚才想起你小时候我教你看书来着,你租母念书虽然不多。但是学过那些做人的基本道理,这些年虽然也经历过不少的风风雨雨,不能说无愧于心,也算是没有出大格。”说着指指外面的桌子,“那都是我曾教你看的书,今天你就拿回去吧,如果觉得好就留下来做个念想,觉得不好,你就随意处理了。”
薛安脸色变了变,“祖母这是哪里的话。这些东西珍存着还来不及。”
老太太笑笑,“那里面讲的东西你平日只要记得一二就足够。存不存的倒无所谓,不过就是个物件。不过你既觉得珍贵,回去后再好生读一遍吧。”
老太太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薛安的脸僵硬起来。
老太太似有深意,“你身边那个叫素月的丫头,年纪也不小了吧?”
薛安抬起头心里不禁一冷,小心翼翼看了老太太一眼。”素月一直跟着我,从来没有什么大错。”
老太太道:“你二婶刚才打发了明婆子,我看她也年纪大了腿脚把方便,就让她女儿素月也跟着出去敬敬孝吧。”
薛安眼睛一红,仍要说话。
老太太却又躺了下来,挥挥手,“你先回去吧,我要休息一会儿。”见老太太闭上眼睛不再理她,薛安只能起身从内室里出来。看到碧瑶讪讪道:“祖母累了。睡下了。”说着又回头望了一眼,抿抿唇这才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