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彼岸烟云> 第1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1 / 3)

广州老城区的麻石巷,时光在这里就像搁浅的船,冬去春来,四季见不到太多的变化,只有古老的房子斑驳的墙壁。陈烨来到这里的时候,正直仲春,却丝毫感受不到春的气息,只有枯黄的夕照陪伴着他,一个人黯然地踏上旅途。

他在巷口踌躇着,打量着这条巷子,灰褐色长麻石铺成的地面高低不平,两旁的屋子更显得夹窄,这家门前种着几盆花,那家门前长着一株叫不出名的小植物,但因为长期见不到阳光的缘故,全部都长得无精打采见不到生机。

陈烨实在很难相信,一个曾经的师级军官会住在这里么?他从上衣的口袋里又掏出那一封已经泛黄的信看了又看,上面写的地址没错,的确就是这里。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健在吗?十年人事几番新,更何况转眼就是二十多年。陈烨胡思乱想着,整了整衣襟,打起精神,提起手里的背包向里走,边走边注意着巷子两旁的门牌。巷子又窄又长,见不到一个人,走了百来米,终于见到了62号,这是一幢两层的小楼,俄式建筑风格,想必是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小楼大门紧闭,外面加了一道铁闸,铁闸上了锁,显然里面没有人,陈烨心中掠过一丝失望,怔怔地看着面前这幢小楼,这扇大门,恍惚中感觉竟是如此的熟悉,但又实在想不起曾经在哪里见过。

就在陈烨对着小楼出神的时候,身后突然传来了脚步声,他回头一看,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出现在他的身后,手里提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着油麦菜和红萝卜。老太太满脸皱纹,精神却很好,身上穿着也整齐洁净。

“婆婆你好,请问这里是周宇源老先生的住宅吗?”陈烨不安地微笑,手里摆弄着肩膊上的背包带儿,用一口纯正的东北口音问她。

老婆婆打量着陈烨,看得出她眼神里的惊诧。她诧异的神情令陈烨更加不安了,他知道,他的打扮很土气,他第一次从东北来到广州,广州的初春已经很暖和,但东北却仍然非常寒冷,他坐了三天的火车,身上还穿着一件棉袄,甫下火车就直接赶往这里来,身上的棉袄也来不及脱去。他肩膊上的背包也十分陈旧,那是外祖父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那一种,上面还印着红五星和**的光辉形像。但即使这样,也不至于令她感到如此惊诧吧!

陈烨手足无措地看着她,她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神情渐渐恢复了平静,缓慢地问道:“小伙子,你从哪里来?”

都说广东人说国语很困难,但这位老太太的国语却十分标准。陈烨一颗不安的心终于落下来。“我来自辽宁铁岭,请问婆婆,这里是周宇源老先生的家吗?”

老太太点点头,“是的,这里是周宇源的家。”

陈烨松了口气,“老婆婆,你知道他上哪儿去了吗?”

“他已经不在了。”

陈烨的担心变成了事实,如果周宇源老先生仍然健在,按照外祖父的估计,他现在应该已八十有余,其实想想也很正常,岁月无情,对于一个饱受摧残的人来说,能活到八十多岁容易吗?

“那么”。陈烨追问道:“婆婆,你知道他的家人去哪里了吗?”

老太太说:“我就是,我是他的妻子。”说完,从衣兜里掏出一串钥匙,打开屋门请陈烨走进屋子里。

陈烨的心里其实已经猜到了几分,看着面前这个慈祥的老太太,他吁了口气。

屋子的客厅不大,但布置得整齐有序,花梨木制成的家俱摆在右侧。正对着大门的墙壁摆着一个神龛,用红烛和水果供奉着一位老人的画像,陈烨心里想,这画像里的老人应该就是周宇源老先生吧!

很小的时候陈烨就听说过广东人有排外的情绪,特别是河南人和东北人,一般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家都不会将外地人请到自己的家里去,哪怕你和他的交情再好。但不知什么原因,老太太似乎对陈烨十分信任,进到屋子里,她说:“你随便坐,我先把篮子放好。”说完径直走进了厨房。

陈烨很不安地在墙角的一张椅子上坐下,老太太很快地从厨房里走出来,坐在他的对面,又很认真地打量着他,“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

陈烨搓着手回答:“我叫陈烨,我外祖父叫林爱华,是他让我来找周老先生的,顺便带来了一些东西。”他一边说着,一边掏出口袋里那一封早已泛黄的信,恭恭敬敬地递到老太太的手里。

老太太接过信,戴上老花眼镜慢慢地看起来。这封信陈烨以前是看过的,那是很多年前周宇源老先生刚刚得到平反,回到家乡广州后马上就写给外祖父的信。老太太看完信,眼眶早已湿润了,她摘下眼镜,抹了抹泪花,叹着气,“老周当年被打成反革命,下放到你们铁岭,他回来后对我说起过你们一家,他说你们一家对他的恩情他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陈烨仍然是搓着手,实在不知说什么好,安慰的话说不出来。他从来没有见过周宇源,若说他家对周宇源有恩,也只是外祖父曾经救过周宇源一命而已,于他没有半点关系。

老太太注意到陈烨抱在怀里的那个背包,缓和了情绪,擦擦眼睛道:“小伙子,是不是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