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市,禹城区。
禹城区乃大禹市最大的市瞎区域,占地一千五百平方公里。地大物博,经济也是大禹市所辖区域中的第一。
禹城大道做为禹城区最早的县道,自东向西贯穿了整个禹城区。随着经济的发展,禹城大道不断的扩大,最大的地段已经拥有十二个车道!育童路,也是新建最早的公路之一,这条路自南往北,直通大禹市市区。
一条是禹城区的主干道,一条是通往市区的主干道,这两个路**叉之处车辆拥挤非常,每日的车流量相当之大。
欧阳告翰此刻站在禹城大道与育童路十字路口的东北角,看着离地六米处的杆子发呆。杆子上,密密麻麻的的各种摄像机和补光灯排成一排,永不疲倦的工作着。
这套电子警察系统是全国最早的电子警察系统之一,不过禹城区政府财大气粗,早已改造过。这套电子警察系统是欧阳告翰最了解的系统之一,已经熟悉到了骨子里。
欧阳告翰转过头,视线望向东向西一二车道。一二车道离地面高六米的横杆上一个摄像机静静立在那,严阵以待。从横杆开始一直延伸到十字路口对面,都是这个摄像机的工作范围。
电子警察系统用来检测车辆是否违章,检测的方法有两种。传统的方法是利用感应线圈,将线圈埋入车道,当车辆经过线圈时等于在切割线圈的磁场从而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传送到车辆检测器,车辆检测器发信号到摄像机,摄像机则判定有车经过,拍照。
线圈的距离是恒定的,摄像机也能通过车辆进入和离开线圈的时间差来计算车辆的速度。不过这种方法不易于安装和维护,还受冰冻、雨水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后来采用了更先进的视频检测技术。
视频检测技术通过检测灰阶值来实现,所谓灰阶就是把从黑色到白色分成了256种层次,黑色对应的灰阶值是0,白色对应的灰阶值是255。仅仅是白色到亮灰色之间就划分了二十种不同的颜色,亮灰色到银灰色又划分了二十种不同的颜色。
摄像机先检测路面的灰阶值,当车辆经过时,车辆覆盖住车道的某一区域,此处的颜色发生改变,灰阶值也发生改变,摄像机就判定有车经过。哪怕你的车是灰色的,摄像机也能检测出来,要知道从暗灰色到亮灰色被细分成了198种不同的层次。哪怕你亮那么肉眼不可见的一点点的,可能就已经过了好几个层次。
这套电子警察系统采用的就是视频检测技术!
当车辆越过白色实线车道线往其他车道,比如从直行车道变向左转车道,摄像机就会检测到车道线位置灰阶值与路面不同,瞬间来个三连拍,该车辆违章变道。
摄像机拍完图片,立刻传送到该路口的主机上,主机上的上传程序立马把图片发到了网卡,网卡发到了光纤收发器,光纤收发器把数字信号转换为光信号通过光纤瞬间传到了禹城区交警大队中心机房服务器。
交警大队中心机房的服务器会把违章的三张图片合成为一张,方面查看。半个小时候,所有合成的图片一次性发往了专门的服务器。
禹城区交警大队识别室,一身穿协警制服的女性坐在电脑面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她打开平台,进入违章图片审核,输入日期,交警大队中心服务器数据库立刻响应了她的检索,把要求日期内的所有违章图片都呈现在了她面前。
“违章变道!”她看着图片说道。
禹城大道与育童路东北角,红绿灯控制机箱。
按照程序设置,此时模块上直行红灯亮起,直行红灯线上220伏电压流过,瞬间到达了信号灯组的直行红灯上,此时,直行红灯亮起。
此时与直行红灯线接在一起的线也流过了220伏电压,不过它却是通向另外一个机箱。电压到达了机箱的继电器上,继电器上的线圈产生磁性,衔铁被吸引与铁心接触,输出了12伏电压。
12伏电压通过导线输出到了车辆检车器上,车流检测器上直行红灯亮起,信号传送给摄像机。
摄像机收到感应信号,在此期间,摄像机只要感应到直行停止线上灰阶值与路面不同一律来个三连拍!
闯红灯!
直行红灯时间进入倒计时,倒计时结束,直行绿灯亮起。
一辆车开动了,车越过停止线,继续往前开。刚开到十字路口,车主发觉自己要左转,于是转动方向盘,往左边转去。
此时,摄像机检测到十字路口处,左转弯停止线的灰阶值与地面不同,判定有车经过。再来个三连拍!
三张不按车道行驶的违章图片就被拍了下来!
欧阳告翰站在路口,静静的看着这一切,这无比熟悉的一切,这每一个细节都刻进脑子里的一切。
在这个看似非常精密、安全、可靠的系统中有一个漏洞,一个可以操作的漏洞。欧阳告翰做这套系统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这个漏洞的存在,但是那个时候的他不敢。因为有所牵绊,所以不敢!而现在的他不同了,现在的他无所顾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