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那李午阳见杨百川作诗后忽然止住不前,只在那儿痴痴看着那抱霞诸峰,脸上颇现那出尘之意,一时间,也不忍出言扰他。过了好大一会儿,待少年回过神来,李午阳才告诉他,在他眼前这座在万里云海中沉浮的山峰,正是那剑阁所在之处剑门山之巅!
而那蜀山剑阁,离此处,已不甚远了。过不得多会儿,杨百川二人便到了这剑阁所在的剑门山上。
在将近剑门山顶之时,山风郁烈,云气蒸腾,杨百川觉得浑身寒意颇浓。但等他到了剑阁上,却突然觉着自己又似回复到山外那温暖和煦的春天里一般。
这剑阁,便是剑门山的最顶层了。杨百川发现,这剑阁外围便好像是一个巨大的石台,四处平坦,便如平地一般。这剑阁上,果如李午阳先前所说,真个是琪花遍布,瑶草如茵,现出一派长春之意。在那葱翠的竹木间,正掩映着几座阁楼观宇——其中有一座特立高耸的楼阁,想必便是那剑阁的修习场地‘摘星阁’了。
现在在杨百川眼前的这阁楼,正是蜀山剑阁的主建筑‘明月楼’。这座阁楼,外形古朴,自然透出一股庄重的气息,显得那道气盎然。这‘明月楼’前,是一处石砖铺成的宽阔广场;在广场四角,按五行方位分布着五座灵盘。杨百川忽然想起来自己在杨家祠堂的时候,曾经看到祠堂里也有着五灵轮,跟着几乎一样,顿时觉得十分奇怪。再往前,是阴阳池,阳面那半上遍布着菲菲芳草,正自葳蕤生长,显出一派勃勃生机;而那阴面则是光洁的石面,上面不停流动着潺潺的水流,这细细的流水,正漫过整个石面。
杨百川对这阴阳池倒是颇为好奇,因为在他看着这有若无形的流水之时,竟觉得灵台格外的澄净空明;这一路登山的辛劳,竟似是一扫而空。
犹让少年惊奇的是,他端详了半天,却始终没搞明白,这阴面的流水,是从何处生,又是流到何处去。这水流凭空出现,又凭空流散,便似是生生截断了一段流泉,将它安放在此处一般!
现在这广场上,颇有几个剑阁年长的弟子在走动;见突然来了这么一个七岁孩童,站在这里发楞,不免都有些好奇。这时,一个剑阁弟子从人群中走出来,道:“二位,恭喜你们通过了蜀山故道,阁主有请,请跟我来!”说罢便领着二人往那阁门而去。
到了明月楼门前,那领着二人前来的弟子跟守在门旁的弟子说明了来意,随即便带着二人走了进去。
走近门口,门前的‘明月楼’三个古朴金色大字,赫然映入了杨百川的眼帘,这三个字看似不事雕琢,浑然天成,倒是自有一番别样的神韵,由此可见刻字之人功力之深厚,已与自然融为了一体。
而对旁边的李午阳来说,“入剑阁之门”——这么多天、或者说从小以来多年朝思暮想的事,今日就要实现,现在的李午阳,内心波涛汹涌,恨不得立刻成为剑阁中弟子的一员。
二人跟着引路弟子,很快便走入了明月楼的一楼,恢弘的大殿顿时展现了出来,与这楼的外观完全不一样,正可谓是‘古朴其外,金玉其中’。而杨百川,也终于见到剑阁的阁主,赵无锋,不对,应该是无风真人。
在见到这位父亲生前的故交、闻名天下的传奇般人物、剑阁的阁主无风真人之前,杨百川也对他的相貌做过诸多的揣想。虽然想象中的形象颇多,但也总离不了那高大威严、仙风道骨的老道人模样。但等他真正见到这剑阁阁主无风真人之时,杨百川才发现,自己只猜对了一半——这位剑阁阁主,果然是一派仙风道骨之气;但与想象略有出入的是,这位名震天下的剑阁阁主,其实只有四十左右,看起来还有些年轻,甚至可以说是,看起来十分的平常,或者说看不出年龄。
但便是这稀疏平常的外貌,却自然流露出一股如山一般的威势,虽然见他面含微笑,随随便便立在那里,但却让人不由自主的升起一种敬畏之感。
见到杨百川前来,这位无风真人也甚是高兴,看到故人之子来到,似乎又想起了曾经和杨百川之父杨虎一起喝酒的场景。而赵无锋隐居剑阁,却是颇有缘由,十年前,赵无锋被派往参加咸阳会战,这,也是赵无锋参加的最后一场战役,当时他是西北道兵马节度使,奉命接手咸阳地区的驻防,他亲眼目睹了金人屠城的惨状,看着自己的亲弟弟惨死在金人刀下,被乱刀分尸,从此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从此厌倦了战场的厮杀,来到了蜀山潜心修道,以救赎之前在战场上的罪孽,由于他天资聪颖,加之曾经征战沙场,见多识广,很快便在同辈中脱颖而出,后来,蜀山剑阁老阁主仙逝,他便被蜀山盟的总部调到了剑阁,担任新一任阁主,成为了蜀道剑阁最年轻的一任阁主,此后,他将剑阁改组,学习先秦时期墨子的精神,派遣门众去调和战争,尽可能的去减少战争带来的损失,或者尽到力所能及的能力,救助聚集在剑门山下逃难的百姓,于是乎美名也传遍天下,这也是杨百川选择来剑阁求学的一大重要原因,阁主品德操守好,那么门众自然也会效仿,那么这个门派的风气就好,自己才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而且阁主对无干的人都如此竭力去救助,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