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了,你这么乖,怪你我还算人吗?”杨晨认真地传念。
“好吧,我降低点温度,你给我提示就行了!”小红真的既聪明,又乖巧。这样的事,它马上就能领会杨晨的意思。现在和杨晨配合起来,那叫一个亲密无间。
但很显然,炼丹同样,不是谁都可以学的修仙行当。仅仅融解灵草一项,就让杨晨足足花了一月的时间,才慢慢掌握了各种筑基丹所用灵草的沸点。
至于纯度,又不得不一点点的尝试。一株株地对比。好在灵草足够。杨晨才可以这样不停地做着试验。同时仔细地记录着,获得的每一点体会,每一份经验。每一个细节。
灵草提纯的程度,直接关系以后成丹的品质,一点也不能马虎。否则留下的丹毒太多,对以后的修行没有一点好处,最严重的有可能,落得终身也不能提高修为的下场。
提纯的关口,比起融解来说,那就更难了。
不止是火候的把握,对神识的要求要更高一些,要仔细地分辩出其中还有没有杂质,到什么程度才是最佳状态,因为没有记录,杨晨只有一点点摸索。
结果就是每一种灵草,都要至少两株,才能对比出来。有的甚至需要四五株之多,才能得出最好的纯度比例。
花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提纯环节总算通过了。
看着记录,杨晨停下了继续提纯的工作。这次倒不是神识耗尽的原因。只是因为这些记录,需要自己归纳整理一番,从而得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从林长老玉简记录的不足之处,他已经得出了结论:林长老的玉简也只是初级的炼器入门方法。
他能依据这玉简,成功地炼制出一尊丹炉,可算是万幸了。仙极门有没有更好的炼器玉简,他因为始终没有上过藏经殿三层以上,也不敢肯定。
但经过他实践操作,却发现这玉简中,没有更细的阐述各种材料间的不同,和应该注意事项。就像只给自己画出模型轮廓,让自己用剩下的材料做出成品一般。
同理,在仙缘坊市所购炼丹入门的玉简,也不能从其中,学到多少精妙的方法。
自己只能一步步走,把握好每一个细节。节省时间,或是能让自己一步登天的美事绝对和自己无缘。
同样的入门级玉简,只有通过实践的过程,才能把成功的关键。
再说,自己拥有的,是只罗列了,所需灵草种类的筑基丹丹方。这还是仙极门藏经殿中,一些没人翻看的玉简中收集到的。
想来因为筑基丹灵草的匮乏,仙极门的长老,都没有在筑基丹的炼制上抱有希望,所以,就归纳到不常用的玉简中。
这样的条件下,只凭一张简单的丹方,粗糙的炼丹入门玉简,自己不得不,总结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再进行下面的操作。
灵草再多,也不能浪费在没有价值之处。
归纳一番后,杨晨心里已经有了计较,该进行下一个环节融合的工作了。
炼丹炼器,最修士的耐心也是一种巨大的磨炼。几个月下来,杨晨的心也静了下来。自己再急切,完全没有用处,还不如踏踏实实掌握这些职业来的实在。
融合各种丹液的过程,也是炼丹的一个重要过程。
这次,杨晨没花多大功夫就进入这个环节,尽管现在,可不是只融解提纯一株灵草了。
能走到这一步,完全得益于,他对实践过程所记录的融会贯通。
到了一个全新的环节,杨晨也给小红作了提示,一边神识操控着融合过程,一边用心记录丹液的状态。丹液在融合过程中,会发生很多种不同的反应,不同的放置灵草顺序,会产生不同的现象。
好在那张丹方,也不是全然一无是处,在灵草放置顺序上可以看出先后。
否则杨晨也不知道这样下去,自己会把这一团液体融合成什么样子。
有了先后顺序,自然一路顺利进行。很快到达下一个环节——合成的时候。
杨晨开始依照入门玉简所示,打入一道道成丹诀,但还是慢了一步。
尽管他早在得到玉简时,已经练过这种成丹诀,但并不能保证,能在适合的时候,打出这样的丹诀。
一股焦糊味从炉盖中升起。小红一团火根本不在乎这些。呛的小紫眼泪直流。
杨晨也好不到那里去,打着喷涕,摆着一张垂头丧气的脸。还不得不清理丹炉中的残渣。
这是失败的第一次。
和其它有同样经历的修士一样,杨晨的心里充满了担心,害怕,气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