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M·舒尔茨离开这个世界已经十多年(2000年去世),这意味着那个穿着锯齿条纹白T恤的小男孩查理·布朗、“最伟大的小狗”史努比,《花生》系列漫画都已经60岁了,它们是舒尔茨留给这个世界的财富。即使《花生》停止连载后,一代代的大人还在对自己的孩子说:“像史努比一样思考,你也能成为思想家。”“查理·布朗、史努比、露茜和莱纳斯恐怕是有史以来最长的人类讲述的故事”,纽约州雪城大学(SyracuseUniversity)研究流行文化的罗伯特·汤姆森(RobertThompson)教授说,“它甚至比某些英雄史诗、托尔斯泰的小说、瓦格纳的歌剧还要长”。它延续了整整半个世纪。在它停止之前,每天有超过3亿的读者通过75个国家的2600种报纸以21种不同语言阅读,其中包括中文、拉丁文、日文等等。而现今,出版的《花生》漫画已有超过3亿本,1400多个标题。它开始于1950年,一个爱画漫画的退伍士兵手中。1922年11月26日,舒尔茨出生于一个理发匠家庭。这个喜欢临摹大力水手的小孩一直爱画漫画,15岁时,舒尔茨为高中年鉴创作了漫画“李普利的信与不信”,主角是一只吃大头针和剃刀片的小猎犬。高中毕业,舒尔茨应征入伍。退役后,他的专职漫画家生涯开始,他为一份叫TimelessTopix的天主教杂志画漫画;每周画一个叫Li’lFolks的卡通连载;为《圣保罗先锋报》(St。PaulPioneerPress)画四格漫画。《圣保罗先锋报》上的漫画被视作花生漫画的雏形。1949年,联合特稿社(UnitedFeatureSyndicate)接受了舒尔茨的“Li’lFolks”漫画,他们为漫画更名《花生》。舒尔茨当时并不满意,他后来接受《时代》采访说:“我希望保留原来的名字,《花生》听起来一点都不受人重视。”但是正是这个名字缔造了辉煌,《花生》最终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1950年10月2日,花生漫画首次登场。这一期漫画中,两个孩子坐在马路边,布朗从远处走来,他们说着:“嗨!老好人查理·布朗来了!”“老好人查理·布朗……没错,老兄!”“老好人查理·布朗……”“我真讨厌他!”这是布朗的第一次登场,就以嘲笑和讽刺结束。这似乎奠定了《花生》的基调。查理·布朗这个圆头圆脑的孩子如其他美国孩子一样喜欢游荡、玩耍、上学、打棒球。但是倒霉事儿总是落到他身上,他偶尔的鲁莽和温和的性格,使得他总是被同伴取乐、攻击,被女孩子嘲笑,但他总能找到方法安慰自己,乐观地继续生活。他总是很容易让困境中的人拥有同感,并找到安慰。史努比同时登场,那时,他只是一只属于查理·布朗的可爱小猎犬。史努比原型来自于舒尔茨童年时的一条黑白色的小狗Spike——后来他还在漫画中创造了一只叫做Spike的小狗作为史努比的兄弟。除了布朗和史努比,花生一家还有开心理治疗诊所的露茜(Lucy);离不开安全毯的莱纳斯(Linus);查理·布朗有浪漫情结的妹妹萨莉(Sally);对贝多芬有狂热崇拜的史洛德(Schroeder)……他们是一群有想法的小大人,会质疑、有焦虑,他们的行为和举动其实反映了外面真实的世界,只是以一种更温柔更可爱的方式。里面很多人物都有其原型,比如那个红头发的小女孩,则来自于舒尔茨曾经爱过,却被对方拒绝的一个红头发女孩唐娜·约翰逊(DonnaJohnson)。在1961年11月19日的《花生》漫画里,红头发小女孩同样也伤透了查理·布朗的心。诞生第一年的12月21日,查理·布朗穿上一件锯齿状条纹T恤。舒尔茨说:“开始时,我创作的查理·布朗穿着一件小小的白色T恤。但是,那个形象没有什么吸引力。所以,我又在他的T恤上加了一些锯齿状条纹……正是这些条纹让查理·布朗的形象鲜明起来。”1960年,《花生》漫画又发生巨大变迁——小狗史努比不再四脚着地,而是开始用两脚走路,并且开始独立思考,他甚至认为“狗”是一种与自己不相干的动物。他参加运动会、指挥小狗军队营救自己的哥哥、滑雪、登月,化身为第一次世界大战里的王牌飞行员(1965年10月10日),和素未谋面的“红色男爵”(RedBaron)战斗。而且《花生》漫画的内容开始跳出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新闻互相呼应起来。比如马丁·路德·金遇刺后,读者们强烈要求舒尔茨增加一个黑人角色,于是富兰克林于1968年7月31日出场了。在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后,史努比的小鸟有了名字。这种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使得《花生》漫画获得了更多的成年人的喜爱。《花生》漫画开始连载不久,就有7家报纸购买了它的使用权,舒尔茨每周能赚到90美元版税。不但作为纸本漫画流行,《花生》还被改编成诸多动画片、电视短篇和电影。1965年4月9日,《史努比系列》的第一部卡通片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首映,并成了美国最受喜爱的电视节目之一,还获得了艾美奖。1973年,“花生一族”动画片特辑《查理·布朗的一个感恩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