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末将还是不赞同小姐的做法。此事若有散失,这罪名可是不小。”岐山家和为人谨小慎微,凡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冒险的事儿,她是在然不会同意的。
“王叔,这事儿雨儿主意已定,一切后果自有雨儿承担,只是希望王叔尽力配合。此事关系到岐山的千秋大业,希望王叔不要阻止。”岐山雨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道。最后,按照烟雨的安排,各人领了任务,开始去做准备了。
岐山家和回去之后,怎么想也感觉不对,这失败了,岐山雨是大罪不假,可是自己也有监督不力之责。思来想去,她还是决定上报岐山王,只是这信她怕岐山雨有所察觉,并没有用加急,而是夹杂在普通奏章之中。等到了军部手里已经是十天之后。军部本就为东征之事忙得脚打后脑勺,等军部尹岐山家兴发现这奏章又是七天,这一来一去可就是半个多月了,等岐山王知道下令阻止之时,这下令之人半道就遇到了传寄都捷报之人。这些自然是后话。
七天后,带着十一万大军的岐山雨,来到了寄都之外三十里处扎营。这个地方很微妙,本是寄国领土,但是这兰陵势弱,出了寄都向西,任何领地都是不设防的,也没法防,所以这里实质上已经是岐山领地了。这元帅虽是岐山雨,但是调兵遣将的自然是烟雨。烟雨先是下令,全军休息,然后就和岐山雨带些轻骑,四处游走,寻找这攻城可用之山去了。目标选定,第二天,军队进入预定区域开始布置。
距离寄都一百五十米处,烟雨设置了些路障,然后将弓箭手布置在路障后,以防止对方骑兵强攻。一百五十米,寄都的守城巨弩也就到这个范围。烟雨调了五万骑兵和十万民夫开始运土,造山。不得不说,这拉土的过程,比烟雨想象得要慢,但还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烟雨忘记了算计一点,这山高了之后,这土自然不好往上运了。
再来说说寄王,最近寄王挺倒霉的。先是听说岐山要对兰陵用兵,然后被征调了两万寄国骑兵。现在她手中可是只有三万步兵把守寄都了,心里自然是郁闷。不过想想就释然了,这寄都让岐山无数次的无功而返,岐山自然不可能再来攻打,所以这兵她是没有借口不给的。只是这兰陵王做事太过分,要兵就要吧,这补给还让自己带。无奈之下,她只好在寄国另外连个城市抽调人手,运送粮草。那可不是粮草,在寄王眼里,那都是钱啊。刚才小厮又来报,这寄都外出现大队岐山军队,想来是防御兰陵出兵偷袭的。也是,这岐山绕路泗水郡,国内空虚,自然要小心这寄都方向有人偷袭。
今天这些岐山人有些奇怪,往常都是安营扎寨的呆上九天就走了,今天怎么个意思?难道这岐山人想在寄都外再建做城不成?只是看这架势,建工事的意思多,建城的意思少,因为只有土,没见搬运木料。看来这岐山也确实空虚了,不然她们可是巴不得兰陵出兵偷袭呢。看了几眼,寄王并没有感觉出什么奇怪,也就回去了。
今天是运土的第三天了,小山已经够大了,只是这平移之法不是很实用,烟雨给改成了拉土前推。就是接着拉土,再往前推五十米。到时候岐山军队居高而下,百米距离寄都城墙,可就全在弓箭手的覆盖范围内了。按照烟雨的估计,再有三天应该就可以攻城了。
不过这有人欢喜,有人愁。谁愁呢?自然是大王子。大王子行军十天,还没到泗水郡,比预计的慢了许多。原因是半路上下了场大雨,山路本就崎岖,加上这场雨,让大王子的行军速度慢了许多。不过她却并不担心,和几个心腹正在推杯换盏,大谈进入兰陵之后的事,仿佛这兰陵北关就是纸糊的。
“大王,微臣今日收到奏章,说是四王子并不甘心镇守二州,而是带着人在攻打寄都。”正在赏花的岐山王,被奔跑而来岐山家兴打断。
“真有此事?”岐山王还不相信,又问了遍确认。眼中的怒火却是难以隐藏,看来这岐山王此刻很生气。
“岐山家和来报,说宋烟雨谏言,说这寄都可为,所以四王子带着二州所有兵马,向寄都而去。”岐山家兴说道。这岐山家和的奏章中,可是没说四王子的不是,只是说她被烟雨蛊惑,把所有的不是都推给了烟雨。
“拿来我看。”岐山王伸手去要奏章。这奏章写的细致,将烟雨所说之话,一字不漏的写了上去。看来奏章,岐山王反而不是那么愤怒了,烟雨的办法虽笨,但确实可行,只是这代价怕是不小。
“传岐山无术,周天赐,段无极觐见。”岐山玩开口说。这事儿虽说是四王子擅自做主,但她也不是迂腐之人,想听听几个重臣的意见。
一个时辰之后,三人陆续进宫。这三人看着岐山家兴,心里满是疑问。这大王为何急急召唤,而且岐山家兴还在旁边,难道这东征有何变故不成?不等三人多想,岐山王将奏章递给三人,说了句:“看看吧。”这是不看不要紧,一看吓死人。段无极还好,看完之后没有太大的表情。其她两人可是犹如被电了一下。周天赐是因为这事儿被捅了出来,心里自然不安。这岐山无术则是怕,她怕什么呢?烟雨分析的句句在理,她自然看得出来。她是怕烟雨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