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他所应当说的,犯了大不敬的罪。”
廷尉趟增寿评议,认为“惩治无道没有正当的法则,根据所犯的罪行轻重来治罪,臣下沿用此法却往往判罪失当,所以把案子拿到廷尉来审理,没有先例可参照就把事情首先报告给皇上,这是为了端正刑罚,使人命得到重视。圣明君主哀怜百姓,颁布韶令叫停止建造昌陵,不要迁徙官员和百姓,诏令早已发布。陈汤妄自把自己的揣度告诉其他人说将要重新迁徙,虽然受到惊动不小,但话流传得不是很广,百姓没有发生变乱,造就不可以说是惑乱众人。陈汤散布谣言,假设并不真实的事情,不是他应该说的,犯了大不敬的罪。”皇上颁布命令说:“廷尉赵增寿所评议的很正确。陈汤从前有讨伐郅支单于的功劳,特贬陈汤为百姓,发配到边疆去。”又命令说:“以前的将作大匠解万年奸巧邪恶没有忠心,胡乱制造谎言,增加赋税,征发徭役,仓猝兴起工程,使人民白白遭受罪苦,死的人接连不断,流毒遍及百姓,国内的人都心怀不满,他虽然遇上赦令,但也不适合住在京城。”于是陈汤与解万年一同被发配到敦煌。
过了很久,敦煌太守上奏书说:“陈汤以前亲自诛杀了郢支单于,在外国威望很大,不适宜接近边塞。”皇帝下令把他迁徙到安定。议郎耿直上奏书陈述对国家有利的事,顺便为陈汤呜冤道:“甘延寿、陈汤替伟大的汉朝显示了钩取深处之敌和招致远方之国的威力,为国家洗刷了多年的耻辱,征讨极远地区桀傲不羁的君主,俘获了万里之外难以制服的敌人,难道还有比这更大的功劳吗?先帝嘉奖他们,几次颁布英明的诏令,宣传彰明他们的功劳,更改年号,记其功勋,传之无穷。与此相应,南郡贡献白虎,边塞平安无事。当先帝卧病在床时,还留意于他们,没有忘记,几次派尚书质问丞相,立即为他们论功行赏。惟独丞相匡衡进行排斥不给记功,衹封了甘延寿、陈汤几百户,造就是有功的大臣和战士所以失望的原因。孝成皇帝继承了已建立起来的事业基础,趁着征战讨伐的威力,没有进行战争,国家平安无事,但大臣邪恶不正,又有谄媚奸巧的人在朝廷,毫不深思本末的患难,用来防止还没有形成的事情,他们想独占君主的威严,排挤妒嫉有功的人,使陈汤孤独地蒙冤被押,不能自己辩明,最后终于以无罪之身而在年老时被抛弃在敦煌,正好处在往来西域的通道之上,让威名令敌人闻风而逃的大臣转足之间就自己遭受灾祸,被郅支剩下的敌虏所耻笑,实在可悲!到现在奉命出使到外蛮的人,没有不讲述郅支的被诛杀用来宣扬汉朝的强盛的。藉助别人的功绩来威胁敌人,抛弃他人来使说他坏话的人感到高兴,这怎么不叫人悲痛呢?况且身处安定不要忘了危险,强盛的时候要想到衰败,现在国家平常没有文帝成年累月进行节俭而使国家富饶起来的积蓄,又没有武帝时被推荐而任用的勇猛机智、擒获敌人的大臣,衹有一个陈汤罢了!假使陈汤去世没能及上陛下的时代,还希望国家追加他的功劳,为他的墓树碑,用以勉励后来的人们。陈汤有幸得以生活在现在圣明的时代,建立功劳没有过去多久,反而听任奸邪的大臣把他排斥得远远的,使他流亡逃匿,死无葬身之地。眼光远大的人士,无不考虑,认为陈汤的功劳几个时代都没有人比得上,而陈汤所犯的罪过是人情所都有的,陈汤尚且这样,即使再有人为国流血牺牲,抛尸沙场,还是要受制于IZl舌,被嫉妒他的大臣所俘虏。这是臣下为国家深感忧戚的原因。”奏书递上去后,天子就让陈汤回来了,最后死在长安。
陈汤死后几年,王莽为安汉公,执掌朝政。内心既感激陈汤的旧恩,又想讨好皇太后,就以讨伐郅支的功劳来尊称元帝庙号为高宗。又因为以前陈汤、甘延寿的功劳大封赏薄,还有候丞杜勋根本就没有封赏,就加封甘延寿的孙子甘迁一千六百户,为陈汤追加谧号为破胡壮侯,封陈汤的儿子陈冯为破胡侯,杜勋为讨狄侯。
后人评价说:
陈汤与甘延寿的征战,结束了匈奴南北分裂的局面,稳定了汉朝的西北边疆,为汉王朝立下一大奇功,但西汉朝廷内却有不同看法,一些人认为他们擅自兴师矫制,不杀他们便属优待了,如果再加赏赐官,则后继者岂不都会不听命朝廷擅自行动了吗?而故宗正刘向则认为郅支单于囚杀汉使者,残暴西域各国,理当讨伐之,陈汤、甘延寿出奇兵攻杀郅支单于,是在西域地区为西汉朝廷扬威,“立千载之功,建万世之安”,其勋莫大焉,应该“尊宠爵位,以劝有功”。(《汉书?陈汤传》)最后,元帝折衷两派意见,封延寿为义成侯,拜为长水校尉,赐陈汤关内侯,拜为射声校尉。
陈汤攻杀郅支单于之后,原来就归降的呼韩邪单于更加臣服,表示愿守北藩,累世称臣。在汉朝的帮助下,呼韩邪单于重新统一了匈奴,此后汉元帝又将王昭君嫁给了呼韩邪,结束了百余年来汉匈之间的武装冲突,恢复了旧日的和亲关系,这种和平局面一直持续了半个世纪,这一切,陈汤是建立了首功的。
从史书记载来看,陈汤爱财,并因此几次起落。假传圣旨,也反映了他缺乏为官的圆融。
瑕不掩瑜,陈汤在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