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所以孔融对寻常百姓而言,重要的倒不是他的北海太守身分,而是他小时一件逸事里之形象也。
孔融笑道:“个人倒好。可是这汉室江山不好啊。”说完这话,孔融的笑意消失,一丝愁意浮现在眼里。
袁绍点头,“文举此言甚是,甚是。”袁绍说着不断叹气,不胜嗟呀之情。
袁绍转头又与那韩馥刘岱两位打过招呼,四人在大厅之上落座,先行叙谈一番。
刘岱一张大脸上,尽是红斑,倒是一个醒目至极的特征。
刘岱性格比较冲动,做事不太顾及后果,现在急性子的他也是在座四人里最先说话的。
刘岱对袁绍一拱道:“本初,你自京城逃出,应该知道一些京城里的事,你可讲来听听,这董卓究竟如何?”
袁绍听刘岱这么问,他重重的叹一口气。
看了刘岱与众人一眼,然后才缓缓道:“各位呀,董卓所做的事,大家都在帝国京城洛阳之外,是没有亲眼看过的,但是大家应该都听过了。董卓真正做的事,恐怕比各位听到的还要离谱百倍啊!”
众人听了都各各“吁”了一声。
韩馥道:“看来,董卓其人,真是财狼也!”
袁绍道:“何止豺狼,连豺狼不如也!”袁绍说于此处,顿足痛心道:“我大汉四百年江山,哪时出过这样一个人物,为祸京都,让天下之苍生如此不得安定也!”
孔融等人又是七嘴八舌一阵痛骂董卓。
袁绍忽然振音而大声道:“各位,咱们在这里骂董卓,他一样潇洒快活,将天子玩弄于其股掌之间尔。咱们只有联合起来采取最强有力的行动,才能打击他!”
众人称是,他们都是因为响应袁绍的号召而至渤海的。否则,他们现在也不会坐在这儿了。
韩馥想起什么似的,他问袁绍:“本初啊,不知除了我与刘岱还有孔融外,尚有哪些诸侯参加此次军事行动呢?”
韩馥这个人袁绍是很了解他的,优柔寡断是他的特点。
只是袁绍不了解一点,自己当初向韩馥邀请他加盟关东联军时,韩馥是很动摇的。
韩馥招来属下,遍示袁绍所传来的讨董文书,问了一句话:“各位看是帮袁绍好还是董卓好呢?”
多亏袁绍不在当场,否则袁绍能被韩馥糊涂的这句话生生气得吐血的吧!
韩馥这一问,倒把他手下众臣给搞糊涂了。
不是这问题问得多高明,而是太白痴了!
董卓与袁绍,就凭一个国贼那么臭的名声,另一家却是四世三公的高尚背景,这个,是还需要动脑筋考虑的事么?
坦白说来,这是用脚后跟都能想清楚的事儿啊!
不过这话,大家心里明白,不太好直说,怕直说了伤拂了堂堂大品一员冀州刺史韩馥的面子。
倒是治中从事刘子惠一向很直言,不怕事,刘子惠当即对那韩馥一揖道:“明公,此事易断,当然助袁绍,何可助名声甚差的董卓呢?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儿嘛!帮董卓咱们成了什么人了!”
治中从事刘子惠的意思是:此乃光头上的虱子,明摆的清楚。
韩馥听刘子惠这样说话,他脸顿时红了,好在韩馥并不是一个爱恼怒的主儿,他接受了刘子惠的意见,并没有发火。
刘子惠进一步道:“当然,要对付董卓,当出头鸟的事,咱们不能干。老实说,依咱们的实力也当不了那出头鸟。”
这话韩馥赞同,韩馥从来干什么事都不愿当出头鸟,这跟他的势力大小倒没关系,主要跟他的性格有关系。
刘子惠接着道:“但是,现在已经有袁绍带头挑旗了,而且袁绍的背景在那儿摆着,袁氏门生遍天下,咱们紧紧追随即可也!”
韩馥这才下定决心,将立场选定,所以现在出现在袁绍的面前。
现在韩馥问袁绍除了在座几家,还有哪些诸侯会参与进来。
袁绍答道:“北平太守公孙瓒愿来。至于其他的人嘛,还在争取与积极联络之中。哦,忘了,我弟袁术也是答应加**军了的。他与公孙瓒都有事,这一次没来渤海。”
韩馥显得有些犹豫的说道:“这样啊,虽然说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几路的人马了,可是我总是觉得还是有一些不够似的。”
韩馥说了这些话,如袁绍与刘岱还有孔融等人都明白韩馥这是太担忧,担忧势力不及那董卓大啊。
刘岱还是比较冲动的,他抢先说话道:“韩老兄,你这样说可是大大不对了,董卓那可是逆天行事,咱们呢,算是替天行道,常言道邪不压正,董卓人马再多,咱们也不会怕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