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明末之纵横驰骋> 第一百七十二到完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二到完结(1 / 7)

第一百七十六章谈判之前

墨离和张向国停下了部队,然后在两军之间的一片庄园展开交涉,这次来了很多围观者,这些围观者,很多是报纸的编写者,这个时代当然没有记者,但是随着报纸的出现,已经出现了一些以挖掘新闻过生活的人,报纸的编辑人员,也根据新闻的价值给他们钱。

所以,战争一开始,这些家伙甚至敢跑到前线去收集新闻,有些胆子大的甚至到了叛军的营地,有些人没回去,但是回去的都发了财,他们把情报分成两份,从墨离那里拿一份奖赏,回到安全地方后,再卖给报社。

如今,战斗已经接近尾声,这场谈判将成为战斗的句号,当然会有很多家伙跑过来,墨离知道是管不住他们的,所以,叫他们换上单衣,然后经过搜身以后,就可以进来,与任何人交谈,并且给张向国他们讲清楚,这是怎么回事。

张向国也乐得见到这种情况,因为这样的话,如果墨离突然对他们下手,那么将会受到舆论的进攻,在道德上又落于下风。

“请问张向国将军,你们这次谈判的目的是什么呢?”一个家伙最先找到了张向国,他曾经在韩城呆过,所以见过张向国,这个时候一下认出了张向国,立刻就走了过去,张向国看到有人认识自己,当然也很高兴,就与他交谈。

“我这次就是想要和护国公达成和平的协议,如果顺利,护国公在保证我和我手下的安全的情况下,并给予我们一定利益的情况下,我愿意放下枪,做一个商人,我已经打了太多仗,现在不想继续看到有人流血了。”

“那么,您……从经济圈百姓手里拿到的钱,您会怎么处理?”“当然是还给他们,我并不想抢他们的东西,护国公的一句话说得很好,战争是政客的事情,不应该扯上百姓。”

“听说您和护国公战斗过很长时间,您对这个老对手怎么看?”“他是一个优秀的人,不过他并不适合打仗,你看他只花了几年时间,就把即将覆灭的大明帝国安建设地井井有条。”

“那么,您觉得这次护国公会不会答应你们的要求呢?”“我想他一定会答应,我们要的并不多,而他有很多我们要的东西。”“您说您要的不多,请问您到底是要什么呢?”“呵呵,只有两件东西罢了,安全,钱财。”

“哦?张向国将军只是要这么点么?真是让人吃惊。”这个编写者似乎有些吃惊:“如果只是这么一点的话,我相信护国公大人一定不会拒绝。”“是的,其实我只希望能够像郑芝龙一样就行了。”张向国依然笑着说。

然后,编写者又问了张向国的年轻时期,张向国就说自己出生于陕西贫苦家庭,家里如何如何,不得已才走上这条道路,后来中原大乱,群雄逐鹿,他才起了争霸天下的野心,但是没想到,墨离竟然如此伟大,不要权力,也不要名气,做的每一件事情,墨离本人都是获利最少的人,而且议会的建立更是让他感到震惊。

“我无法想象,他会将自己获得的权力分散出去,这样的话,百姓获得了权力,以后天下就会永久太平了,每个人都有了公平的机会,每个人都可以把他的天赋发挥到极致,而不用想过去那样,想要享受荣华富贵,只能靠读四书五经,张向国还表示,无法想象在这种情况下,还会有人想要造反。”

编写者在细细记录了这件事情以后,就离开了,立刻将他的记录整理,编写,然后乘快马,交给附近报社的编辑人员,编辑人员再次整理以后,交会附近的印刷厂,大量报纸出炉,张向国等叛军的形象顿时大好。

同样被问到的还有李自成和张献忠。

李自成第一次被人这么问,还有些不适应。

“请问李自成将军,你当初为什么要造反呢?”这个编写者一开始就抛出一个尖锐的话题,李自成一副愤恨的样子:“你以为我想啊,我当年也是朝廷的人,在驿站工作,还能过活下去,结果突然有一天,告诉我要裁剪驿站人员,我就没了工作,只好到处闲逛,又碰上大旱,别说吃饭了,那时候,千里之类,连草根都被吃完了,有遇到王左桂招兵,我就去了,当时只想混口饭吃。”

“哦,当年我也在陕西,确实挺惨,当时我才八岁,我娘都被我爹吃了,他还差点把我卖个隔壁的王二叔,我就是那个时候逃出的。”“哦,看来你也是可怜的孩子,那个时候,地方官根本不管我们的死活,税务还一天比一天高,你说,我能不造反么?”

“就是,那么现在呢,现在天下基本上已经稳定了,护国公大人也把大明治理地井井有条,人人有衣穿,有饭吃,您还要继续战斗么?”“这个就要看墨离的了,我们内部已经达成了共识,只要墨离保证我们的安全,我们愿意接受招安,毕竟谁要过整天把脑袋绑在裤腰带上的日子。”

“我相信护国公大人会同意的,而且国会也希望能够和平解决现在的情况,听说在其他地方你们又招了四十万的大军,是真的么?”“不,我们只是有这个计划,如果墨离依然坚持继续战斗下去,那么我们只能孤注一掷了,毕竟我们也不是鱼肉,岂能任人宰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