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占着了,就不是那么好下来的,而且,张向国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他太自信了,他每一步都要做到最好,都想要拿到最高的利益,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做到十全十美,哪有那么容易。
他不是墨离给算计了,而是被自己给算计了,事实上,墨离现在对张向国的进攻,都是受到很大舆论压力的,而墨离说的是,他将把叛军,和侵略者,全部消灭,敌人,就要一个不留!
墨离开放十字军的补给线的事情也被曝光,不过他有报纸可以用,舆论,一直被他所领导,商人们也是支持他的,至少,现在他们航海是安全的,墨离再三警告那些十字军,如果他们敢背信弃义,一定会付出严重的代价。
就这样,墨离的势力一直在平稳地进步着,他与叛军只见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后拉式步枪不断从工厂中被生产出来,发放到士兵手中,那些拿着枪的士兵,将会变得利刃,所以,经济圈议会决议,将经济圈第一卫队命名为利刃军。
利刃军一共三万人,其中旗帜军的精锐有一万人,每个精锐带五个新兵,作为一个小队,战斗的时候,以小队为最初单位,然后,三个小队为一个排,三个排一个连,三个连一个营,三个营一个团……
这样,军官的需求就变多了,所以狠多有志之士就会选择参军,在军队中,以求获得财富与荣耀。
还有就是,墨离允许私军的存在,不过私军是有限制的,这些限制当然不会少,但是一定程度上,私军以后可以作为雇佣兵存在,并且在开辟殖民地的时候,他不用浪费太多兵力,只是呢,私军的装备被限制在民用枪械,官方是不****和弹药的,他们的武器,只能自己造,所以,一直停留在后膛式步枪,或者仿照张向国的长管左轮。
值得一提的是,叶辰自己也有三千私军,因为他是墨离的亲信,所以这三千人,有一千装备着后拉式步枪。
不过呢,很让人苦恼的事情也发生了,张向国竟然造出了机枪,当然不是后世的那种一分钟打几千发的那种,不过射速也很快,是原始机枪,但是射速同样惊人,一次填装可以打六十发子弹,手摇式操作,将他的发热钢针发挥到了极致。
墨离顿时感觉自己的心在滴血,这是不可能的,张向国怎么可能发明出手摇式机枪,这不科学啊。
这一切来自与张向国的不甘心,他不甘心,凭什么墨离能够制造出那么多奇特的武器,而他只能在背后,总是慢他半拍,于是,他开始在战斗之余,不断研发,终于做出了这个,手摇式机枪。
首先,要感谢墨离的手摇式纺织机给了张向国灵感,他造了一个精密的手摇式小盒子,用手摇的方式,代替枪手完成填装,射击,取弹等步骤。
然后,要感谢墨离的后拉式步枪,给他解决了技术瓶颈,因为后拉式步枪的换弹方式,给了他灵感,于是,在解决了诸多问题以后,第一把机枪,终于出场了。
一分钟六十发,精确性就别指望了,但是倾泻的弹幕,可以让防守变得更加容易,对人战斗力,可以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
可是张向国如何维持那超高的弹药消耗,那就是和墨离一样的开工厂,他在生产力始终比不上墨离的情况下,终于屈服了,他给那些占山为王的家伙们提出了,建立议会的建议,希望大家以后能够在桌上谈判。
联邦制,这是必须的,同时,他放弃了他在他的地盘上的权力,学着墨离,将权力分散出去,鼓励工商,发放贷款,在仿制出火车之后,开始兴修铁路。
他还将防御墨离的两万人,拿出了五千人,又招募了五千,集齐一万人,出兵占领了贵州和云南过半的土地,给了其他首领足够多的利益,让他们目视了张向国进攻盟友的行为。
获得了土地,张向国用机枪挡住了墨离的攻势,然后对十字军发动了最后攻击。
第一百七十章崇祯的小心思
毫无疑问,张向国现在所做的,已经大大超出了墨离的预料,甚至,张向国在击败十字军之余,还击退了,使墨离在这几个月的努力付之东流。
然而墨离并不准备就此屈服,至少他占住了从沿海到山西一线,在他京师与山西的交界,屯兵两万,随时应对两边的问题,同时,在沿海和京师只见,也屯兵两万。
这两个是守备薄弱的地方,墨离还特意在此处各修建了五处军塞,一处存放物资,其他四处放兵,同时开始研制机枪,毫无疑问,既然张向国能够做出来,他墨离也能够做出来,也不用山寨张向国的,毕竟墨离有别的优势,比如底火。
至于半自动步枪……墨离暂时不想了,毕竟那玩意太高级,而且太费脑子,自己又不是学这个的,虽然他知道半自动步枪的发射理论,但是却不怎么想去浪费这个精力去研究,这已经触及到了物理学的力学了……他只是一个文科生。
按照道理来说,半自动步枪是靠子弹爆炸产生的向后推的力,将弹壳推出来,自己的退弹和填装,但是这对现在的科技而言,是在太为难了,各种精密的零件,还要不断反复的实验……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