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湾食府门口,成群的保安和便衣已经把门口清理干净,所有闲杂人等全都不能在此停留。
杨靖和琳琳跟着杨运涛、狂刀到达门口时,杨玉雄、杨玉民、杨玉泽和杨玉凯四兄弟已经在门口等候着了。
“父亲,三叔,你们来了!”杨玉雄率先跟两位老爷子问好,并把主位让出来给老爷子。
杨运涛回身指着杨靖说道:“从今天起,杨靖就是我杨家的孙子,我的嫡亲血脉,你们做长辈的要爱护他,提携他!”
因为刚才喊了他爷爷,杨靖并未觉得有什么,但对于老人家来说,这是一种得偿所愿的满足,外孙和孙子虽然只是称呼上不一样,但对于老人来说就是里与外清晰的界限之分。孙子是可以替自己传宗接代的,外孙是替别人传宗接代的,性质完全两样。
“恭喜父亲得偿所愿,又多了一个孙子!”杨玉雄最了解父亲是多么想让杨靖认祖归宗,这半年来不是在嘴上念叨这事儿,没想到今天实现了。
“杨靖是个好孩子,我们会无偿支持他的!”杨玉民是老二,主掌着杨氏金融企业,杨靖的企业外汇结算要通过他的手。
杨玉泽和杨玉凯看着杨靖,默默地点点头,没有说话。
前者主掌的是杨氏地产,每年过千亿的销售额,是杨氏集团的支柱产业。后者掌管杨氏的高科技企业,每年也是几千亿的营业额,创造的利润和地产不相上下。另外,镜方未来实业公司就是从他的手中划出来的给杨靖的。不过,对于杨氏科技来说,镜方未来实业公司原本是一家壳公司,可有可无,给出去也没有什么大影响。
杨家六兄弟三姐妹,老五老六都不在经商,老五杨玉清立志搞学问,是考古收藏界有名的人物,被人请去缅甸看石头了,今天没有到场;老六杨玉森从政,却没有太大的成就,官场二十几年了,没什么起色,几经周折,在北方某省的一个地级市做副市长。这次杨靖订婚,他身不由己没有回来了。
除了杨玉雄,其他几位伯伯杨靖都没有见过,他知道这四位才是杨氏真正的中流砥柱,妈妈那家影视公司和他们根本不能相提并论。第一次相见,自然要以晚辈的身份行礼。
杨靖对着四个伯父每人都谦恭地鞠了个躬。
“大伯父好!以后请多多关照。”
“二伯父好!以后请多多关照。”
“三伯父好!以后请多多关照。”
“四伯父好!以后请多多关照。”
华夏是个礼仪之邦,有着悠久的传统,杨家更是讲究长幼有序。
杨靖的未来不管是否与杨氏的产业有无交点,也不管自己罗列杨氏门墙后会给已成的格局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他都要这么做,这是一个态度,因为他是杨采妮的儿子。
做为杨靖的婆娘,袁琳琳当然要夫唱妇随,一起行礼了。
“好了,你们四个要努力了。杨靖的前途不可限量,别没几天就把你们超越了,到时我看你们的老脸往哪里搁。”老爷子很开心,竟然借着杨靖的势头敲打四个儿子。
杨玉泽微微一笑,接口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父亲,我们迟早是会被超越的,我有这个心理准备。不过,社会可不是读书考试,画画勾,涂几个黑圈圈就可以。要想适应它需要很长的时间,要了解它需要很长时间,要想掌握它就更需要很长的时间。一时的得失说明不了什么,杨靖的路还很长啊!”
杨玉泽这席话不仅是说给杨靖听的,还是说给老爷子和大哥听的。做为拥有一百多年人生经历的杨靖不用推理也听出里面刷锅水的味道很重,就连旁边的袁琳琳脸上都有些不悦。
“三伯父教训的是,侄子我下一步准备在燕京搞了一个公司从事房地产,很多不明之处还要请三伯父不吝赐教。”
这话软中带硬,既谦虚又有些张扬。
“在燕京搞地产?小侄子,我劝你还是免了吧,杨氏有几十年的经验和教训,那是一片不适合杨氏发展的土壤,你可别刚赚了点钱就发烧。你妈妈养你这么大不容易,还是留点钱给她养老吧。”
“嘻嘻,四伯父说得很有道理。有位老先生说过,路是走出来的,别因为被石头绊了一跤,就不敢走下去了。我还年轻,还有点力气,搬开石头,继续走下去,也许路就成了。”
杨靖的骨子里有股倔强的劲儿,哪怕是再没有奇遇前,他也没有认过输,更何况他的大脑中还有几千上万个灵魂没有吞噬,他有足够的本钱和底牌跟任何人叫劲。
“靖哥哥,有石头我跟你一起搬!”没等杨玉泽回话,袁琳琳挺直了腰板对杨靖说道。
看了一眼那张美丽的脸,杨靖怜爱地伸手捏了一下上面那个笔挺的略带弯钩的鼻子,“记住,干体力活是男人的事儿,你只需要给我端水做饭就够了。”
这是一种默契,杨靖一直感觉他和袁琳琳之间有一根看不见的线连着,每次自己心中所想都会和她非常相近,根本不需要去琢磨。
比如穿衣服,两人身处异地,也不用沟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