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西南,十万大山中,一座无名的山头上,杨靖头顶皎洁的月光,盘坐在巨石之上。
入夜的山峰裹挟着几分料峭的寒意吹得他的衣衫哗啦啦直响。
身心合一,意达天庭,杨靖的意念在浩渺的世界里寻找、感受。
天星呼吸法的起步在于寻找适合自己的“气”契合于自身的肉体之中,意与气合,使其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在山顶的另一边,老头子悄然出现。
他在那里已经很长时间了,到了子夜时分,夜空中群星与皓月争辉。老头子看着石碇上的杨靖体外依旧没有任何入气的特征,眉头皱成了一团。
按照他的所知,天星门入门者在跨越起步都非常的容易?的人不需要一炷香的时间,就可以吸收大气中游离的气,并按照功法引气入体,在体外形成一层三丈以上的气罩,可折射星辉与任何光线,斑驳陆离,如朝霞纷呈,如彩虹经天,景象煞是壮观。
如此异象,惊世骇俗,在人多的地方定会引起骚动,这也是为什么天星门的入门功夫都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去修炼的原因。
随着契入体内的时间越长,这层气罩会逐渐变得稀薄。等到修炼者身体内“气”与体外的“气”达到一个平衡时,就再也不会发生气罩异象。
这个过程段大约在两三个时辰以内,还没有人超越三个时辰以上。
吸收的时间长短是由体外那层气罩的厚度、密度、浓度以及气的性质确定的,气越多,品质越高,吸收的时间就越长。而且这个时间的长短也是判定此修炼者的未来能走多远的依据,所以在天星门中,历届都非常重视。
那以后,天星呼吸功就如普通人的呼吸一般,从打开的主穴呼吸吞吐“气”,润物细无声,悄然进行,就是身边站着武道高手也无法察觉。
老头子不知道杨靖出了什么状况,按说后者的悟性与身体条件非常适合天星功的修炼,加之强大的灵魂力量,能使得他控制气的量和主穴的数量都比常人多,而且修炼速度也比其他人有更快。
可是,为什么第一步他都无法顺利达到呢?难道是我看错了,他的身体并非我看的那样,仅仅是个错觉?其实他根本不适合……难道我这么差劲儿?收个徒弟连引气入体都要我灌体?我他妈的也太窝囊了吧?
老头子越想心里越发冷,心里也越来越燥,甚至不安地逡巡起来。直到最后,他把牙一咬,扭身下山去了。
浪费他宝贵的气绝不可取,他还想多活几年,有几年的时间,兴许还能在人间寻觅到一个真正的传人也不一定。
如此做法,老头子是抛弃了杨靖,彻底对杨靖失望了。
杨靖的身体任何状况也没有,原因出在两点。
首先,他拥有科学家的潜质和能力,具有了科学的态度。
在修炼天星功的时候,他并未心急忙慌地即可按照步骤一点点地进行,而是对照天星功图?主穴的位置,反复熟悉他们的位置,同时计算引气入体的最佳线路以及如何使用有限的气开出最多的主穴。然后一遍遍地在心里默念熟悉功法,直到意念一起,就能把任何节点的功法串联在一起为止。
时间悄然流逝,这个过程竟然花去了他四个多小时的时间。
第二点的确出现在他的身体方面,以前在修炼九魂经时,灵力入体,有极大部分遗留在肉体之中并未消散,也不知道藏在何处,这种灵力是能改变魂体的力量,超越任何有形质和无形质的“气”,级别相当地高,任何低于它的“气”全部都被拒之体外,不管杨靖如何强硬地吸取,都未成功。到了一个小时之后,他才忽然明白这个原因。
于是,他并不急于吸收所谓的气,而是让意念熟悉灵魂之眼的特质,然后在空间里遨游,去找契合灵魂之眼的气。
毕竟杨靖的意念力有限,普及范围也有限,寻找契合灵力的气就越加困难和渺茫。
可他并不灰心,靠着坚毅的恒心,不放弃地寻找着。
这是他不知道别人修炼天星功引气的时间,如果知道人家都不超过一炷香时间的话,他早就心灰意冷,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主动放弃了。
天星功既然那么博大精深,要想修炼它就一定非常难,否则不会出现几千年只有一个人突破最高层次的现象了。
难,就要攻克。越难,就让他越是兴奋。
这是杨靖心里唯一的想法,这也是一个科学家常见的毛病。
数学家攻克哥德巴赫猜想,计算得神经分裂也不愿放弃;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的建立同样也耗费了门捷列夫同志不短地光阴;就算是爱因斯塔的质能方程式也花去了无数科学家几十年的时间锲而不舍地去验证,直到原子弹的爆炸成功,才彻底没了悬念。
又三个小时后,时间到了丑时,杨靖对于天星呼吸功依旧没有起色,更没有任何进展。
不是杨靖的悟性不好,完全是因为超越气的灵力实在太难寻,如果让老头子知道的话,一定不吃不喝等他一百年也心甘情愿,但也可能直接让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