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成师专,她都是音乐老师。陈文丽也是年前才退休的。
这顿饭比较清淡,没有大鱼大肉,几家常炒菜就端上桌子,陈文丽抱谦地说:“语尘啊,粗茶淡饭,你不会介意吧!本来我要去买点鸡鱼的,但你干爹不肯,他说共产党员就要永远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对你这个干女儿,他也是一样的要求,那怕是第一次上门也不破例,你就多担待点喽!”
“干妈,这个就好,说明你们没把我当外人啊。”
“不过我还是有侈奢的。”赵旭光拿出一瓶酒,土坛子装的,没有名字,没有商标,“这是一个在茅台酒厂工作的朋友送的,可是真正的窖藏酒哟,如果放在市场上,恐怕要值几千吧。朋友一片诚心,却之不恭啊。”
赵旭光给每人倒了半杯,接着说:“却之不恭啊。”
三人相视而笑,端起酒杯。
吃完饭后,陈文丽便带夏语尘进她的琴房,一张古色古香的桌子上,同样摆着一张古色古香的古筝。
“琴是一种神圣高雅的乐器,不过能弹古琴者,寥寥无几,干妈我也只能以古筝充数了。”陈文丽轻轻一晒,接着便侃侃而谈。
古人操琴,有七要五不弹。哪七要?
一要无尘俗气,而与雅乐称。
二要九德具备,无收庸材。
三要下指沉静,而不得暴躁。
四要曲调雅正,不挟淫哇。
五要不为俗奏,以玷古人之高风。
六要声无映夺,欲得纯正。
七要听欲静虑,不逐声色。哪五不弹?
第一:疾风甚雨不弹。疾风声枯,甚雨音拙,所以不弹。更因为疾风甚雨之中,人往往不能心平气和,有伤于琴心的抒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琴家往往不弹琴。第二:于尘市不弹。这是因为尘市喧闹,噪杂不静,俗气又重,这与琴文化的情趣相违。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琴家往往不弹琴。第三:对俗子不弹。市井粗俗之人,不解雅趣,不识风情,难体琴道之妙,自然不为知音。所以琴家往往,对俗子不弹琴。第四:不坐不弹。这是因操琴是心意的抒发,自然要求平稳,要求气定神闲,不可有浮燥之气。所以琴家往往不坐不弹琴。
第五:不衣冠不弹。操琴是心灵艺术。既为心灵之体现,自然要郑重自然、清净洒脱。为了利于达到这样的心理状态,琴家操琴时,往往要洁净身心,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
“看来姑妈对琴的浸渍很深啊!”夏语尘由衷叹服,“这七要五不弹,其中就忌着三条俗,象我这样的俗人看来是与琴无缘了!”
“不,你说错了,俗并不在于人,而在于心,正如佛家所说的心存善念,而我们只要心存雅意即可。我试弹一首,你听听看?”
陈文丽十指在古筝上轻轻一抚,琴音起始雄伟庄重,既而奔腾澎湃,一曲抚毕,陈文丽问此是何曲。
“高山流水是也。”夏语尘抚掌轻笑。
“这个太普通了,我再抚一曲,你试听听。”
陈文丽再展纤指,夏语尘顿觉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令人心惊肉跳。
“这首应该是广陵散吧。”夏语尘不十分肯定。
“不错。语尘,你真知音也!有女如此,夫复何求?”陈文丽说了句文诌诌的话,满意之情溢于言表。
“你们母女俩什么事谈得这样高兴啊?”这回轮到赵旭光笑着走进琴房。
“不是知音不与弹!”母女俩异口同声地说。
不知不觉,天就快黑了,夏语尘告辞出来。
临走时,陈文丽再三叮嘱,有空多来走走,不要拘泥。赵旭光则从书房把刚写好的字卷起来,送给夏语尘。
“好好收藏,说不定我作古后就值钱了!”赵旭光幽默地说。
“谢谢干爹,两老保重身体。”夏语尘走到门外,又转过身对着赵旭光说:“干爹,我给你提个建议,以后你这狂草就不要写了,多写写隶书!”
两人相视一笑,心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