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e网恢恢> 第57章 唱梁祝曲终人散,伤别离泪尽情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章 唱梁祝曲终人散,伤别离泪尽情生(1 / 2)

第五十六章唱梁祝曲终人散,伤别离泪尽情生

春节还添春意乱,

几树桃花,

仿佛心间怨。

吹落相思君不见,

春风刚起惊风灿。

举酒浇愁愁又犯,

酒入金樽,

饮尽离人愿。

今日凄凉明日欠,

多情长把痴情伴。

——蝶恋花·春节

当夏语尘填这首词的时候,正是春节,冰河刚刚解冻,严寒尚未退尽,绿叶——春的信使,就争先恐后地回到大地,把一封封充满希望的信撒向人间。柳枝儿抽出新绿,绽露新葩,随熏风摇曳,风抖动着小草,便幻化成一片绿的海洋。特别是房前屋后,几树桃花,一夜之间,一个个娇嫩欲滴的花骨朵就从枝头偷偷跑了出来,东风轻轻吹拂,便绽放出热情的芳香。

但是,不管你留恋与否,春节终将过去,过了大年十五,夏语尘便要告别回江城了。

李家三个人送了出来,李母站在门边,紧紧握住夏语尘的手,一再婉留多住几天,但夏语尘不能再留住了,初几头那几天,江城市委书记赵旭光已经给她打了几个电话,他们就一个儿子,在美国留学,现在已经在那边定居了,家中就他和夫人两老,很是寂寞,虽然官场中迎来送往,但夫人很不喜欢,何况他马上就退下来了。自从在医院认夏语尘做干女儿后,夏语尘因为身份悬殊,倒没怎么放在心上,一次都没去拜望人家。可赵旭光,特别是他的夫人据说是非常期待,至此,夏语尘想怎么也得去一趟了。

“女儿啊,你一定要记得时常来看妈妈啊!”李母握住夏语尘的手,不舍放开。

看着李母发泪斑斑,夏语尘同样愁肠百结,泣不成声,哽咽着说:“妈妈,你保重身体,我一定会经常来的!”

李母把唤李天宇把一大个包裹背上,那是送约夏语尘的腊肉,有四五十斤呢?

夏语尘推诿不受,李母那肯,“女儿,这是妈妈喂的猪,都是粮食喂的,你在城里买不到的,带着吧,给你那当书记的干爹带几块去,顺便说妈妈问他们好!你什么时候吃完了,就来妈妈这里拿啊!”

在这一段时间的相处,她们已经舍弃了干妈干女儿的称呼,直接称呼妈妈和女儿了。

在门口依依惜别,李母要兄妹俩送夏语尘去镇上车站,可李小珊说她身体不太舒服,就让李天宇一人送了。

从他们家到车站,还有近两公里路,两人便走着上路了。

两人单独走在路上,不约而同想到那天的事,都有些局促、尴尬,还是夏语尘打破沉默。

“天宇,今天我们,让我想起梁祝的十八里相送的段子来了,你知道么?”夏语尘含情脉脉地说。

“姐姐,我知道,可是?”李天宇说。

“你不用说了,姐姐理解你,不会强迫你的。”夏语尘有些惆怅,幽怨地说,“不过姐姐比那祝英台幸福多了,至少我曾经拥有过,而梁祝却是千古遗憾。”接着她又问:“天宇,你会唱《十八相送》么?”

李天宇很抱谦地说:“姐姐,对不起,我是学理科的,对剧本一窍不通。”“那看来只有我唱独脚戏了!”夏语尘苦笑一声,便幽怨地唱起越剧《十八相送》来了——

祝英台:书房门前一枝梅,树上鸟儿对打对。喜鹊满树喳喳叫,向你梁兄报喜来。梁山伯:弟兄二人出门来,门前喜鹊成双对。从来喜鹊报喜讯,恭喜贤弟一路平安把家归。祝英台:出了城,过了关,但只见山上的樵夫把柴担。梁山伯:起早落夜多辛苦,打柴度日也艰难。祝英台:梁兄啊!他为何人把柴担?你为哪个送下山?梁山伯:他为妻儿把柴担,我为你贤弟送下山。祝英台:过了一山又一山,梁山伯:前面到了凤凰山。祝英台:凤凰山上百花开,梁山伯:缺少芍药共牡丹。祝英台:梁兄你若是爱牡丹,与我一同把家归。我家有枝好牡丹,梁兄你要摘也不难。梁山伯:你家牡丹虽然好,可惜是路远迢迢怎来攀?祝英台:青青荷叶清水塘,鸳鸯成对又成双。梁兄啊!英台若是女红妆,梁兄你愿不愿配鸳鸯?梁山伯:配鸳鸯,配鸳鸯,可惜你英台不是女红妆。银心:前面到了一条河,四九:漂来一对大白鹅。祝英台:雄的就在前面走,雌的后面叫哥哥。梁山伯:不见二鹅来开口,哪有雌鹅叫雄鹅?祝英台:你不见雌鹅她对你微微笑,她笑你梁兄真像呆头鹅。梁山伯:既然我是呆头鹅,从今你莫叫我梁哥哥。四九:眼前一条独木桥,祝英台:我心又慌胆又小。梁山伯:愚兄扶你过桥去,祝英台:你与我好一比牛郎织女渡鹊桥。伴唱:过了河滩又一庄,庄内黄犬叫汪汪。祝英台:不咬前面男子汉,偏咬后面女红妆。梁山伯:贤弟说话太荒唐,此地哪有女红妆?放大胆子莫惊慌,愚兄打犬你过庄。祝英台:眼前还有一口井,不知道井水有多深?梁山伯:井水深浅不关紧,你我赶路最要紧。祝英台:你看这井底两个影,一男一女笑盈盈。梁山伯:愚兄分明是男子汉,你为何将我比女人?梁山伯:离了井,又一堂,前面到了观音堂。观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