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扑朔迷离终无果,多方施压放还家
第二天,随着黎明的到来,特别只有十多天就是春节,回乡居家过年人员的增多,市委副书记的儿子因为什么什么原因被拘留的消息不胫而走,成为江城居民前年前饭后的谈资,为人们平淡的生活平添了无限趣味。
这下,连市委书记赵旭光也坐不住了,经过与市长邵凌风电话通气后,一个电话把赵一凡召到市委书记办公室。让赵一凡把他所了解的情况汇报上来。
赵一凡这几天确实也没闲着,通过公安局的内线,对案情的进展也一清二楚。当下如实向书记汇报了——
刘正超半躺在刑侦大队的一间办公室的沙发上,两个民警像监护人似的轮流看守着,因为是留置,他们的关系并非剑拔弩张,偶尔还一起抽烟,随意聊天,打发无聊的时光。
在另一个办公室,由常务副局长侯子义主持、刑侦大队长王志、两个骨干组长甲和乙四个人的案情讨论会还在紧张进行。这是在全大队分析后几个人又进一步磋商。
侯子义说,这案件因为牵涉到市委副书记,影响巨大,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长柳晓晖高度重视,严格要求,大家一定要全力以赴,做到证据确凿,绝不能抓错人,更不能放错人。
王志分析,胡小兵听到疑似强奸声音的那段时间,正好与李小娥去省城学习时间相吻合,说明刘正超有独自作案的时间,李小娥回来后,刘正超担心事情败露,有杀人灭口的动机,而刘正超作为局长司机,时间相对自由,又加上他是市委副书记的儿子,在单位上也基本没人约束,可以随时回家,这些因素都给他上班途中回来杀人创造了条件。
但,这也只是分析,仅凭几滴血就确认就是杀人现场确实比较牵强,梁小冰的失踪究竟是私自出走还是被杀仍是一个悬念。可是也不能完全排除杀人的可能,因为根据线索分析,刘正超确实有杀人的动机和条件。
于是王志便提出对刘正超实施刑事拘留,组长甲认为证据不足,组长乙反对:“不会因为他是市委副书记儿子吧?”
侯子义摆摆手,说:“不要争执了,我也希望你们的判断是正确的,但我们目前证据确实不充分,我给你们24小时,拿出新的、有力的证据来。时间已经过了多半了,眼下只有不到10个小时,赶紧分头行动吧。”
王志继续询问刘正超,两个组长继续去外围调查。
说是询问,其实已经变成了审问,而且内容的指向性越来越明确。
王志问:“你与保姆梁小冰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刘正超一副很无辜的样子:“我们之间什么也没有发生?”
问:“梁小冰的父母呢?”
答:“已经通知了,但在外地区,离得很远,估计在路上吧。”
问:“我们想知道事发当天早上你的全部活动情况。这很重要,你最好如实回答。”
答:“我知道,你们并不相信我,这我理解。那天早上,我报道后,头有点痛,便向局办公室主任请假,我去农业局边上的一树药房开了点感冒药,便回家了,回家时大概九点左右,梁小冰没在家,是我自己开的屋,当时我以为她买菜去了,也没在意,就自己回屋睡觉了,直到我老婆下班后叫醒我,问接孩子没有,才发现梁小冰没在。”
“好的,你这个情况我们会核实的。”
谈话至此为止,王志出来来,便电话通知两个组长去核实,核实情况与刘正超供述不差,关键是他从九点到家至十二点这段时间是个空白,如果要杀人,时间绰绰有余。
可是,也不能认定刘志超一定杀人啊?
王志和侯子义束手无策,还是不能下决断。
这时,侯子义的电话响了,是赵一凡的。
“侯局长你好,我是赵一凡!”
“你好,赵主任!”侯子义很恭敬,在此之前他还没和赵一凡直接打过交道。
“关于刘正超同志家保姆失踪案,赵书记和邵市长非常关心,赵书记委托我了解下案情。”赵一凡首先声明:“市委没有干预办案的意图,只是想掌握一下情况。”
侯子义一听,心里就打鼓了,市委赵书记按说直接向政法委书记柳晓晖了解就可以,而绕开柳晓晖由办公室主任来了解,已经透露出某种不满意的意向了,他便很诚恳地向赵一凡解释。
“现在也只是侦查阶段,社会上传言刘正超被拘留也不确实,事实上暂时留置。至于社会上传言的那些猜想,以及是不是导致保姆失踪、是怎么失踪的,这些情况,我们正在调查取证。我现在只能向市委汇报些。”
“哦,是这么回事。”赵一凡沉吟了一下,“赵书记也知道公安工作很特殊,在没有绝对把握之前绝对要保密。”
“那是那是,多谢市委及赵主任的理解。”侯子义附合着,“没有根据的推测作为信息发布包括向上级领导汇报。”
赵一凡在电话那头笑了,表示理解,说:“需要说明的是,赵书记已经说了,也请侯局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