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e网恢恢> 第36章 好事何须留墨后,危机不过抽身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章 好事何须留墨后,危机不过抽身前(1 / 2)

第三十五章好事何须留墨后,危机不过抽身前

所谓危机,就是在危险中抓住机会、创造机会、赢得机会。赵一凡想,弱者只看到危险,而强者则把危险转化为机会。赵一凡在办公室看到今天送来的《江城生活报》时,忽然想到“危机”这个词。

报社记者何小漫在第二版《都市生活》发表了专题文章,题目是《高调做好事,低调做好人——记江城市委办公室主任赵一凡》,文中详细叙述了赵一凡不畏艰险、胸怀大爱,勇救溺水的疯子,救人后,不报姓名,甘做无名英雄的感人故事,是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明典范、道德标兵,号照全体江城人民学习赵一凡这种高调做好事、低调做好人的伟大品质。

这时,办公室电话铃声响了,电话果然是何小漫打来的。

“赵主任啊,看到今天的《江城日报》了么?对报道还满意吧。我今天打电话给你,一是对你表示我的钦佩之情,二嘛算是迟到的祝贺,虽然你已经担任了三个月的办公室主任,但我今天在核实消息时才知道,虽然迟到,但也是我真诚的道贺,赵主任不会介怀吧。”

“小漫同志啊,你怎么能把这事报道出来呢,这样不好嘛!我们是人民的公仆,怎么做都是应该的,用不着大书特树嘛。你还敢向我表功,我不责罚你都是对你留情的了。”赵一凡深表不满。

“嘻嘻,那主任想怎样责罚我呢?”何小漫那那头娇笑了,“这样吧,晚上,我请你吃饭,给你赔罪吧!”

“算了,也不责罚你了,饭就免了。小漫啊,你是合格的记者,很敏感,对主题的把握也很到位,我要祝贺你啊!”然后就挂断了电话。

这时李秘书走了进来,说赵书记有事,赵一凡才想起今天一看报纸,把自己的惯例都给破坏了,其他时间他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到书记办公室,向书记汇报头天的工作,再看今天有什么指示,今天居然忘记了。

李秘书,怎么敢劳动你大驾来请,你一个电话不就行了么?赵一凡边说边跟着维新上了市委三楼,边小声问书记会找他什么事?李秘书摇头,说我也不知道,见了书记不是就知道了么

李维新轻轻叩门,再轻轻推开,小声说,“赵书记,一凡同志来了!”然后便向赵一凡噜噜嘴,回秘书室了。

赵一凡挤着门缝进了书记办公室,赵书记正坐在书案前看报纸,见赵一凡进来,只说了声随便坐便继续看他的报纸,赵一凡便不敢坐,在书案前站着,双手垂落,等着书记。赵旭光的注意力全放在报纸上,好在已经看到最后一版。等了几分钟,这几分钟赵一凡却感到无比漫长。赵旭光终于把报纸一摊,伸手从包里掏出一颗烟来,赵一凡赶紧趋前一步,把火给书记点燃。

赵旭光吐了口烟圈,终于开了口,“一凡啊,请坐啊,你是市委勤务员,不用客气嘛!”

赵一凡便在书案前的沙发上正襟危坐,“书记,上周的办公室工作,我给您汇报……”

“不用了!”赵旭光打断他的话,“刚刚这个周末的《江城生活报》你看过没有?”《江城生活报》在上届政府所订报刊名单中是没有的,赵旭光任市委书记后,有一次在和宣传部开座谈会,在会议结束后,开了句玩笑,我说我们市府机关啊,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就比如这报纸啊,我们订的都是“八股文”,官样文章,能不能订点社会生活类的,活跃我们的思想嘛。于是,《江城生活报》就堂而皇之进入了市府领导的案头。

看过,赵一凡如实回答,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其实,最雪亮的的眼睛是领导的,任何想在领导面前打马虎眼都是不可能的。

“一凡啊,你可成了江城的名人啊!”书记这话怎么听起来不对劲啊,赵一凡赶紧解释,说是那个记者乱整出来的,当时他并没向任何人透露身份。

赵旭光说,我并没责怪你啊,不用紧张,他语气平和,惴摸不透是什么想法。

赵旭光顿了一顿,说赵一凡同志,你高调做好事、低调做好人,确实是给我们领导干部带了个好头,也不是说我们领导干部就不能宣传了,更应该大张旗鼓地宣传。

“但是一凡啊,”赵旭光打了一个转折,压低声音,“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然后,他摆摆手,去忙吧。

赵一凡回到办公室,还在仔细揣度赵旭光的话,在笔记本上记下几点结论和感想:一、赵书记对自己的工作还是基本满意的,但只是基本,还不是很满意,仍须努力;二、赵书记并不反对自己做“好事”,反对的是“度”没掌握好;三、赵书记告诉自己这些,说明他还是把自己当自己人看待的,但也只是当,还须努力成为自己人。

处理完日常工作后,赵一凡开始考虑要不要去和夏语尘赴会,心头就浮现出夏语尘的倩影,快两年了,她的一颦一笑依然清晰动人,仿佛看到夏语尘就站在他的面前,一层层地把她的衣服剥去,露出光洁温热的胴体,不知不觉那玩意儿就耸立起来。

赵一凡暗笑一声,给夏语尘回了个信息:晚上八点,京华酒楼,不见不散!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