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玄幻魔法>袖墨> 第5章颖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章颖阳(1 / 2)

咸康元年。

燕国文明帝立次子慕容俊为世子,广纳汉臣,励精为治,应风调雨顺之天时,万民百家之业复兴。上行下效,燕国各个郡邑的地方官吏为了安证律治,保障民生,也开始花大力气打击那些仗着武功高强而屡次触法违律的惯犯,并将海捕文书与悬赏令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了官民一体的强大打黑机制。

颖阳,燕国名城,风流之地,繁华之所,与南齐洛都、东晋氤城并称为天下三都。

皎洁如玉的圆月从淡淡的云霾中探出头,静静地照耀着流苏河晶莹的流水。夜还未深,条条街巷已然灯火通明,人头簇动。这条人声鼎沸的大街有酒楼、客栈、陶瓷坊、玉器行、绸缎店、胭脂铺、医馆、学堂、书局、小吃摊……当然,这条街最出名的还是那幢金碧辉煌的藏香阁。

在离那座花灯遍照的藏香阁不远处的一个小茶摊里,一个披着鹅黄色丝质披风的女孩儿找了个三脚矮凳坐下,朝旁边那位正在弯腰拾掇碗筷的魁梧大汉说道:“来碗莲藕羹。”

“好嘞!”

戴着一块灰色粗布头巾的魁梧大汉听得这姑娘嗓音分外悦耳如黄莺出谷,不禁抬头一打量,见那女孩儿肤白貌美,体态轻盈,形神隽秀,两抹细长的柳叶眉此刻弯得跟月牙一般,正气鼓鼓的瞪着对面的藏香阁。

不知道这位姑娘出于何故一直瞪着那家青楼……魁梧大汉不敢多事,很快的盛了一碗滑滑溜溜的莲藕羹端给那年轻女子,说道:“六文。”

女孩儿回过神来,一听要六文,心道这颖阳城倒也不负这般繁荣盛景,在普通的郡城县邑里莲藕羹最贵的也就四文钱一碗,便宜点的摊子只要两文。年轻女子从腰间的小荷包里拈出一块碎银子,放在木桌上说了声“不找了”,便擦了擦小竹勺,开始吃那莲藕羹。

虽已是夏尽秋初,凉风乍起,颖阳城晚上的空气却仍是有些闷热。这魁梧大汉每天晚饭后便从附近客栈里挑来两桶冰冰凉凉的井水,将自家做好的莲藕羹用荷叶包扎严实了,浸泡在冷冽的井水当中,使得这羹入口冰凉清爽,消暑解闷,吃起来是别有一番滋味,就连那些时常出入藏香阁的富家子弟也频频光顾这家小摊。

这貌美的年轻姑娘才吃了一口,便瞬间明白果然贵也有贵的道理,随口说道:“老板,再来一碗。”

魁梧大汉先看这姑娘出手阔绰,立时便对她有了几分好感,眼下又见这姑娘爱吃自己做的羹,当即喜不自禁,笑得合不拢嘴,旁边桌儿的食客们也纷纷朝这姑娘多看了几眼。颖阳城人口众多,又有曲折绵长的流苏河横贯而过,随处可见外地的商贾游人往来此间,所以颖阳城的普通居民们虽然没钱逛楼子,在大街上却也天天都能瞧见几个风情各异的美女,不说产生审美疲劳,起码对漂亮女孩已经有了视觉免疫。只是这小姑娘虽长得美,却没有那副冷傲清疏、高高在上的架子,倒也不多见,当下便有个戴灰狸皮压耳帽的中年人把凳子朝这边挪了挪,冲那女孩儿笑了笑,说道:“我观这位姑娘的衣饰有些特别,想必也不是燕国人吧。”

年轻姑娘微微一惊,想是没料到突然有个人跟自己讲话,便擦了擦嘴角,随口说道:“没错,我来燕国逃难……”她忽然发觉周遭的食客们表情诧异,心知不对,很快改口说道:“不是。我听说燕国吏治得方,政治显明,官员行正,万民同心,百废复苏,举国昌盛,向往良久……故来游览一番,只是我在来燕境的途中看到了许多逃难的流民,那情形实在是……惨不忍睹。”

中年人点了点头,肃容道:“石勒死后,后赵新皇石虎更加昏庸残暴,国策律制通通都是一塌糊涂,还对老百姓横征苛敛以填一己之私。只盼那些逃难的流民能坚持走过来,今燕国大开国门收容天下流离失所之人,是为王道。总有一天,不管是我南齐还是这大燕,终究要将那羯族匪类从这大好的中土疆域驱逐出去。”

旁边的几位食客纷纷点头,一人却摇了摇头,说道:“羯族匪类沐猴而冠,着实可恨。但是,我曾听说那羯胡族人行军之时,路上都押着一群汉民,途中以活人肉为军粮……若跟这等惨无人道的禽兽打起仗来,中土的汉民岂非要死绝?”

众人面色黯然,终是郁郁的长叹了一口气,不再议此事。

年轻姑娘听得这话,也是惊得脸色微变,瞧着碗里的莲藕羹水嫩晶莹,却也没了心情。魁梧大汉默默地收捡了桌上的空碗,咳了一声,说道:“姑娘方才一直望着那藏香阁,想是觉着这楼阁修得大气,姑娘此行若是觅着了良伴,倒是不妨进去听听曲儿。”

燕国民风开化,青楼自然也不止是招呼男子,几个姑娘家去里面包个雅间听听小曲儿聊聊闲话,也是常有的事。岂料女孩儿闻得此言,神情一变,细长的柳叶眉又是一弯,也不答话,起身径直便朝藏香阁走去。

几位食客愣了愣,面面相觑,不知这姑娘家何故忽然生起气来,还一个人跑进了青楼里边。

藏香阁中藏的自然是软玉温香——也就是美女佳人,但真正称得上美女的,即便是这在燕国享有盛名的藏香阁之内,都只有寥寥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