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铮确实是在故弄玄虚,所谓问天之术秦铮确实在师门典籍中看过,但那只是一个传说而已。
封神之战后,姜尚起封神坛,代天尊封神,最后定下三界法则时姜尚问天尊:
“若法则不公时当如何处?”
天尊言道:
“可向天问。”
姜尚又问:
“如何问天?”
天尊言:
“功德现,天雷降,善者赐,恶者罚。”
短短一语十二字后天尊已各自回三清圣殿,姜尚实在不解圣人天机,冥思苦想之后自作聪明的姜尚让雷部众神司命天劫、天罚两职,可这样的劫与罚毕竟是存有私心情面,所以后世就出现了诸多不公,最被人深知的就是那青白二蛇妖的故事了..
呵呵,连三清天尊都未必知道天问,更何况秦铮一个修者,不过三僧和杨千寿毕竟还是被唬住了,只因为他们心中并未无畏..
杨千寿怎么说都是大佛寺的大施主,三僧当大德高僧不行,但要是以僧为职业来说还是有职业道德的,拿人钱财与人消灾,这就是他们的职业道德,这点他们和道门一样,结下了因果就要有始有终,所以三僧不敢与秦铮尝试天问之术,却敢放下忌惮与秦铮一较高下。
一直不曾说话的永善撕下脸皮怒喝道:
“你这邪道简直是一派胡言,我等庇佑凡人乃是卫道,你不尊法则也还罢了,竟然敢以术法害人显然已入了魔道,说不得老衲今天就要除魔卫道了,护法僧何在?”
殿内一声吼,殿外十八个武僧人手一对短棍冲入大殿摆出阵势随时准备攻击,而永慈此时也改口说道:
“秦先生,道不同不相为谋,口舌之争已然不行,如今小杨施主被鬼邪加害,一切罪过都源于先生,还请先生能够对其施救,这样也能让先生少些罪孽。”
“呵呵,如今这佛门可真是浮躁啊,一言不和就要动手,也罢,给你们机会,今天要是能够制住道爷的话兴许你们还能有机会救那人渣,若不然,我这里还有丧钟罚恶之术,到时就看你们造化了,嘿嘿..”
“护法僧还不动手!”恼羞成怒的永善早已按捺不住吼道,而他则拽着杨千寿与其他两老僧向后疾退至佛台前,佛台上供奉着的九环锡杖被永慈取下插入地上,三僧走至经案,经案正中放着一本金面红字的经书,全是梵文,经书两边一边是紫檀木的木鱼木槌,一边是一个大紫金钵盂,钵盂上錾刻着十八罗汉栩栩如生,钵盂旁有一瓜棱小锤。
三僧盘膝蒲团,永慈居于当中唱出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唱罢开经偈,经书封面开始闪耀金光,翻开书,左边永心敲响木鱼,经书金光更甚,间隔着几响木鱼声后,右边的永慈也敲响了紫金钵盂,刹那间梵音阵阵,夹杂着龙吟虎啸响彻大殿,连那高坐庙堂之上的佛像也闪耀着卐字金芒,插在三僧正前方的锡杖上的九只金环也开始发出当啷脆响..
将秦铮包围的十八位金身武僧此时也丢掉手上断棍,双手合十闭目肃立,口诵经文,秦铮不敢托大,召出盘龙棍谨慎待敌,上次在佛山大佛前并不算真正跟这群和尚交手,因为用了阵法,这次他想真正见识一下这群和尚的制敌之术。
梵音声中,只听紫金钵盂再次敲响,钵盂上的十八罗汉恍若重生一般浮现大殿空中,然后永善喝道:
“佛前金座,罗汉归位。”
永善语罢,只见空中十八个形态各异的罗汉虚影飘向十八武僧,然后瞬间没入众武僧体内,再看众僧双目猛然睁开怒瞪秦铮,每个武僧身上都喷发出强大的灵力,一道道虚影在每个武僧身后若隐若现。
“降龙归位”
“伏虎归位”
“托塔归位”
..
十八武僧先后报着附身各自体内罗汉的名号,再看那高堂之上的佛像此时也幻出一个金身虚影口诵佛号道:
“阿弥陀佛,秦铮,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再不为杨施主解开毒咒就莫怪本尊替天行道了。”
‘噗嗤’秦铮听庄严的佛影说完后不禁笑出声来,他又看看袈裟鼓荡的三僧乐道:
“老和尚,这是你们谁在说话还是佛在说话?好歹也慈悲为怀的多说几句嘛,呵呵,不过是借助法器召灵附体之术而已,和道家天师、茅山的请神招鬼上身之法没什么区别,可惜封神之后的漫天神佛都不配借道爷之身显灵,不然也让你见识一下,诶对啦,忘了告诉你,其实我也想给杨广那个人渣一个机会的,可惜你这佛光突现威力太大,啧啧!虚不受补啊!”
秦铮一边调侃着一边把目光瞥向杨广,三僧不禁也睁眼看去,只见杨广已经瞪大双眼停止了呼吸,魂魄刚刚离体就被佛光给射得粉碎,一旁的杨千寿痛呼一声“广儿!”后也随即晕了过去。
再看秦铮一脸讥讽之色看着三僧戏谑道:
“果然是斩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