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树梢,黄县县衙,林宇,水舞阳等泰山军主官,太史忠等太史家子弟,于正海与楚子方等,所有有分量的人齐聚一堂。
今日一役堪称大捷,林宇以不足八百人的步卒,还有大半新兵,一举歼灭近千燕国精骑,这传出去绝对不会有人相信,然而这却是事实。
县衙内灯火通明,每个人脸上都露出开心的笑容,特别是于正海,脸上皱纹都拉开了少许,严格说来,他与林宇算是合作的关系,之前林宇担保过会保护黄县的安危。但在于正海看来,这不过是空话而已,这几天他也知道林宇的兵力几何,在他这个文人看来,这点兵力想对抗大燕国,随便来个几百铁骑都得全军覆没。没想到的是,刚刚就传来了捷报,还是大捷。刚听到这个消息时,于正海都怀疑是不是在做梦!
县衙内准备了些酒菜,今天是个值得庆贺的日子,抛开前几天歼灭流匪的事不算,这一战算是对燕国的第一次正式战斗,结局堪称完美。
在座的每个人都喝了些酒,就连太史萍此时都是面色红润,至于酒量不错的林宇,作为酒宴的主角,每个人都上来与他敬酒,此时已经有些头晕了。要说谁心情最好,当然是他林宇,毕竟这是他前生今世以来第一次参与真正的战争,还是由他全力策划,没成想竟然首战告捷。
三日后,阵亡士卒后事操办完毕,除二名泰山军外都是入伍新兵。虽然有数十名的伤亡,但新兵的招收工作并未受影响。至今日申时,三千新兵已经满额招收完毕。即使这样,招兵处外仍有数百人想和征兵入伍,只是苦于名额已经满。
看着下首坐着的水舞阳,林宇陷入沉思,半晌后说道:“水都尉,我们的初衷是收三千新兵,如此方能在保持军队规模的同时,财政维持平衡。但是,现在局势有些变化,原来的计划也要改一改。”
“主公,恕属下愚钝,还请明示。”
“前几日一战实属无奈,虽侥幸获胜,却不伤燕国之根本,非但如此,此一战亦有可能惊动燕国,我等不可不查。现下我等钱粮等还算充裕,而因上一战之功,最近几天又有不少流民涌入黄县。如若这些流民不安置好,日久必乱!”
“料主公必有决断,敢问计将安出?”
“据于县令统计,现下黄县尚有无业流民八千之众,急须安置。以我之意,将这八千人收纳为军户,不发实饷,提供吃住,统一供给种子,组织起来到黄县外围垦荒。择其精壮者农忙务农,农闲操练。”
“妙啊!如此一来,非但安置了流民,又可提供后备兵员,到秋天,还可收获许多粮食,可谓一石三鸟。”几天来忙得焦头烂额的水舞阳闻听林宇之计拍案叫好。
本来这件事是应该找于正阳来办,不过其关系到泰山军的后备兵员问题,林宇部分效仿后世大明朝的军户,暂时安置流民,具体事宜可以边运行边摸索。
现在,最紧迫的不是钱财,而是时间,林宇与水舞阳等人议了些具体的条例,第二天马上颁布实行,招录处仍在原来的征兵处。
一天下来,军户一事进展得还算顺利,黄县内的流民现在有口饭吃就能活命,哪还管得着入军户有什么利弊,先活下去再说。到晚上,收纳流民已经超过一千多人。
第二天一早,林宇原想去招录处去看看,却不想还没等走出大门,被一大一小两个美女给拦了下来。却是几天来一直在后宅学习神器操作的太史萍与水灵,闷了几天,过来找林宇去逛一逛集市。
林宇现在恨不得一天能当二天过,本想推掉,但看到一大一小两位美女虎视眈眈的模样,立时败下阵来,答应抽半天时间陪陪这未来的二位夫人。
林宇与二女换上便装直奔黄县中心的集市,虽然这黄县现在还算安定,县城也算繁华,不过与后世随便三类城市都完全没有可比性,热闹的地方也就城中心的集市而已。
林宇心中牵挂别的事,情绪不高,二女则不然。水灵从小在泰山长大,还是第一次逛这么大的集市,而太史萍,虽然系出名门大族,平时多在隐居的山村一带活动,这也是第一次逛集。
幸好现在林宇也算小有身份的人,后世那种伴随女友逛街一小时挂得像衣服架的情景终于没有再现,只是苦了身后跟着的几名亲卫,尤其是脖子上挂着两条红纱巾的连成如更是有点难堪。
林宇现在吃住都是“公家”的,什么都不用管,作为男人又没什么偏好,二女则不同,布匹、针线、女红、香袋之类的,看什么都想买点。林宇也无所谓,脚步虽然跟着,脑袋里却想着黄县的政务。
忽然,集市一个偏僻角落里,三个着装有些怪异的人吸引了林宇的视线,看其装束有异常人,有些类似是后世的道人。一个三十余岁中年人在后方破木椅上闭目养神,两个二十余岁的年轻人则摆了个摊,上面摆着一堆的瓶瓶罐罐。
好奇的林宇几步走了过去,俯身看时才发现,瓶罐里装的一些丸状物。
“这是何物?”林宇随便指着其中一瓶问道。
“茯苓丸。”一个年轻人轻快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