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血色旌旗> 第54章 形势突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章 形势突变(1 / 2)

依林宇计划,在适宜设伏地点埋设十数道绊马索,以浅土覆盖,待诱饵弓骑通过,敌骑追至之时,相继拉起,前排敌骑被绊倒后必会形成一定的混乱,此时山谷两侧适时扔下巨石滚木等封堵住谷口,后方骑军不明前情收势不住,待对方全部冲进伏击圈,在后方同样用巨石滚木收口,如此一来谷内燕骑皆成瓮中之鳖。

完成对燕骑的合围,两侧山壁再投射干柴枯枝等引火之物,辅以火箭引发大火,则大势成矣。即便有小部分侥幸不死者想冲上两侧山壁,不说冲上谷顶所面临的箭雨,即使冒死冲上来也成了零散的步军,此时以败军之兵再遇百战泰山军,无异于羊入虎口,以卵击石。

以上就是林宇的全盘计划,林宇讲完后请太史萍给予补充。

太史萍仔细思虑半晌,方始回道:“计策是不错,如能按计划实现倒也不失一好计。唯恐届时会有变数,一者敌方见到山谷,恐有埋伏不肯进谷,二者分部分兵力进谷,其余大部在谷口停滞不进,以期观望。”

听罢太史萍的顾虑,林宇笑道:“云英所虑完全有可能,这点我也不是未曾想过,但你设想一下,即使对方不入围,我方也无损失,尚可不断消耗对方实力,一千燕骑说少不少,但也绝不算多。如果损失个几百骑,对方只有两条路走,一是冒险出击,二是惶然而返,退回燕国。即便是后一种情况,我们的目的也达成一半,不但击杀部分燕军,又逼退对方,还能起到部分练兵的目的,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只是平远他们这部诱饵弓骑军犹为危险,还需他们慎之又慎,小心行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林宇现在也是没办法,如果现在给他一千至二千训练有素的军队,并且装备齐全,哪怕全是步军,他也有办法在正面对敌中战胜对方的一千骑军,但时下,他恰恰欠缺这些。战争向来是正奇兵相辅相成,现在没有正兵对抗,也只能靠奇兵的突然袭击。

至此太史萍再无异议,没有兵员的情况下,现下任谁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能保证在以弱战强的情况下,战胜燕国骑军,更别说全歼!

接下来,林宇则是与太史萍商椎出兵的时间,林宇的“神器”此时起了作用,他开启电脑搜索后世的山东省的地形图,很快查到太史旭所说的罗山,按距离来说恰好距曲城县三十多公里,也就是七十余华里,而在南北朝时期,一里的距离相当于后世的三百五十米左右,三十公里折算后恰好一百余里。

至于曲城、当利、卢乡各县,也根据后世的资料查到大体位置,并估计出现在燕骑的位置。

然而,当查完整个东莱郡的地图,林宇与太史萍不禁相顾愕然,在研究地图之后二人才发现,方才的一番讨论有可能会完全无用。

如果按照林宇的估计,这队千人队燕骑,有极大可能是打探东莱郡的防守情况,现在已经完成当利县与卢县的探查,下一步应该是距当利县不过四十里之遥的掖县。四十里的距离对于轻骑来说,一路缓行也绝不会超过一个时辰。当燕骑完成掖县的探查,如果按林宇的估计应是掖县东北百里外的曲城县。

如果这些燕骑不是很急,明日可以轻松完成对曲城县的控查。但重点不在于此,而在于这些燕骑的下一步目标。未查地图前,林宇预判为距曲城县较近的惤县,之后才是后方的黄县。

而现在的情况却是,经过地图比对,要想从曲城县到惤县,虽然距离近些,却要穿过罗山的山谷,也就是林宇想要设伏的山谷,如若真发生这样的情况,完全可以省掉诱饵骑军的诱敌之策。但问题是,如果燕骑下一个目标不选择惤县,另一个选择就会是虽然远些但道路平坦一马平川的黄县。

如出现这种情况,不但林宇的布置完全无用,还有被燕骑攻取黄县的可能。虽然此前的燕骑并未攻取一城,但林宇不敢冒这个险,万一此来的燕骑是因为王时古被抓消息走露,在探查东莱郡时顺带攻击黄县,而林宇又因在外设伏致使黄县空虚,可就追悔莫及了!林宇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毕竟前日才发生郊外遇袭事件,谁也不能确定这件事不是另一个燕国奸细所为。

林宇二人顿时陷入一阵死一般的沉寂。现在林宇是左右为难,如果错过这个机会,即便燕军不攻打黄县,若以他的几十匹战马组成的骑军别说能不能追上燕骑,就是追上也是去送死而已,一二天的骚扰还可以,真要是对方分成十个百骑队形成包夹之式,林宇的这点骑军家底必定成为人家口中的肥肉。而若任燕骑离去,若这些燕骑真是为探查而来,完成目的回报燕军统帅,造成燕骑的提前攻击,后果同样不堪设想!

这还不算完,正当林宇苦思对策之际,旁边边思考边看地图的太史萍突然一声惊呼,打断了他的思路。

原本太史萍初始时只顾看这个电子版的地图感到新奇,还不太看得懂,在林宇教她如何辨认地图后,经过她的仔细辨认,突然意识到他太史家隐居的地方距惤县不过三十里,无论这一千燕骑是远路直奔黄县还是走山谷到惤县都有可能绕经她太史家。虽说太史家是个大家族,全家族上下有数百人,其中有上百人练习武技与箭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