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不发话,以李淮的性子,不会真的让他们辞官回家吧?
李淮一直注视着现场的一举一动,看到李凌一直没有说话,李淮心中大概也是猜到了李凌是在帮他,心中不由得感到欣慰,再看看有些焦躁的大臣们,李淮终于是打破了他的沉默,发出了一声冷笑来。
“呵,各位大臣看来是不大喜欢自己头上的乌纱帽呢,竟然都是这般着急着想要回家'',本太子若是不答应,是不是会显得本太子有些不人道呢?”李淮略带讽刺的说道,嘴角冷意更甚,眉间怒意燃烧,而大臣们听了李淮的这番话之后,一个个的却是都不再说话了,心里更是担心李淮真的会同意他们辞官的话语,要知道他们可不是真心想要辞官的。
“本太子不过是只娶太子妃一人,而且本太子娶妃是本太子的家事,竟然能让诸位以头上乌纱帽来逼迫本太子收回决定,看来诸位是不把本太子放在眼里,真是好的很呐。恕李淮冒昧的问一句,诸位大臣们当初娶妻时,可是也有人这般阻拦你们?棒打鸳鸯,让你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冰冷的话语从李淮口中说出来,有着说不出的寒意。
李淮这番话一出,跪着的大臣们都是傻眼了,呆呆地抬头望着李淮,身上不由地有些颤抖起来。娶妻生子是家事,可是李淮是太子,他的家事岂不就是国事,这能和他们这些普通的朝臣相提并论吗?
只是,大臣们虽然心知肚明这个道理,但也没有人敢表达出来他们的这个想法,毕竟李淮是太子,李淮咬定说是家事那就是家事,若真要是说起来,他们还真是在干扰人家太子的家事,这干扰皇室之事可是大不敬之罪,大臣们可是不敢拿自己的脑袋去开玩笑呢。
“子嗣问题,诸位忧心过早了,本太子就此承诺,不会有诸位心想的那种情况,诸位放心好了,本太子的子嗣由本太子一个人忧心就可以了。诸位就此替本太子担忧,甚至还逼迫本太子,莫非是想替代本太子不成?”李淮看到大臣们沉默了起来,接着继续说道,没有再打算饶弯子直接是点了出来,更是断了大臣们继续说下去的后话。
“臣等不敢!”替代太子,那可是谋反,众大臣们听到李淮这样说连忙是解释道,他们可是不敢有非分之想的。
“不敢?既然不敢为何要阻拦本太子娶太子妃一人的决定?莫非诸位是觉得只有后宫佳丽三千才是诸位心中挑选太子的标准?这可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了。”李淮步步紧逼,嘴角带着冰冷的寒意,缓缓地说道。
“老臣,老臣只是担忧太子的子嗣,并无其他想法。”李太师是仗着自己是李凌的太傅又是李淮和李简的太傅,知道李淮不能轻易拿他怎么样,连忙是反驳道。
“本太子说了,本太子的子嗣只是本太子的家事。”李淮加重了语气,更是冷眼看向了李太师,顿了顿又接着道:“按照李太师的意思,那么本太子忧心李太师的子嗣也是理所当然的了?本太子的子嗣与你们何关?和朝中大臣何关?诸位大臣将本太子父皇放在哪一个位置上?父皇身体安康,诸位却是担忧本太子的子嗣,不知诸位到底是存了什么心思呢?”
李淮一句句讽刺的话语说出来,众大臣顿是沉默了,李淮扣的这个罪名有点大,他们只能是保持沉默。万一一个不小心被李淮三言两语扣上个对皇上不忠的罪名,那可就麻烦大了。而就在大臣们都沉默的时候,却是突然响起了一个女子不合时宜话语。
“太子殿下,请恕小女插一言。臣女认为太子与太子妃情深似海,并不觉得太子所言有不妥之处,实在不懂为何反对了,只觉得深深羡慕太子妃罢了。其实不过是人之常情的一生一世一双人,为何反对?”
这话是左衣衣说的,但是却将太子妃三个字咬得有点紧,这话看似为太子解围,实际却是将众多大臣将火引到了太子妃身上。
左宗耀自然是听懂自己女儿的话语,连忙是再次开口道:“太子殿下,小女不懂事,请恕罪。”
“太子殿下,老臣从未在史书上看过历代哪位太子要求一生只娶一个人的,请太子殿下莫要因为一个女子而坏了事情,请三思。”一旁的李太师自然也是听出了左衣衣那番话的弦外之音,连忙是借机插口道。
李太师此刻心里可谓是终于找到了能够反驳李淮的最有力的说辞了,总算是觉得给自己心里找到了一丝安慰,更是对于李淮当上这个太子之位感觉有些不满了。李太师之前推荐的太子人选是李简,此刻李淮如此不听劝告,李太师的心里自然是觉得有些不平衡了。
想到此,李太师不由得看了一眼同样跟他反对李淮决定的左宗耀,存了几分看左宗耀笑话的心思。当初左宗耀可是大力推荐李淮的,如今李淮这般,李太师可是想看看左宗耀有没有本事让李淮改变想法呢。
“太子殿下,历代红颜祸水的事件就有典型的,请太子殿下莫要犯了糊涂。”左宗耀并没有注视到李太师的眼神,心里正在为自家女儿说的一番话甚感欣慰,为了不使自家女儿这番话是去效力,连忙是开口道,生怕李淮把韩紫与是红颜祸水的话题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