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们寒心,到头来只有当年被他赶走的万辞来探视。
“先生,我一开始就劝过您,还有江风临他也是明白人,我就不懂你们到底为什么还是会走到这一步?”万辞带着当年萧时最爱的小酒,亲自为这良师满上,云淡风轻的说着苦口婆心。
萧时认罪认得十分干脆,要是他仍旧仗着自己先前的名声来说事的话还不会这么快的解决一切。
他靠在墙上,享受般的喝着万辞给他倒的酒,烛火之下愈发有点仙风道骨的感觉,万辞看着只是痛惜,这般人物,却是认定了一条并不适合自己的道路。
“你当然不懂!”萧时眼里还闪着精光,“我很久以前就想做这件事,总不能的死的那天再来后悔吧?”他的眼里有藐视一切的傲气,看透世事的坦然。
但是想着造反这怎么都不能这么说吧?万辞这样想,但看着年事已高的先生还是没有多言,只说:“那先生您现在怎么办?”
“反正现在生死也不由我想,该咋办咋办呗?你啊!真是死脑筋!”说着居然还挖苦起他来。
萧墨那小子送来的孩子是顶顶的聪明,一眼就能看出来,跟他半年前捡到的神童江风临有得一拼。
真的是死脑筋,明明都能倒背如流的诗词他偏要跟着那些小孩一样抄写,想多教点东西给他也不行。萧时当时暗示过他不用和那些人一样,结果这个死小孩理直气壮的说:“先生应该一直同仁,他们已经很背得很辛苦,又要抄写,而我们……”
当时没让他说完话,萧时直接猛敲了他的头,什么话都没有留下的走了。
这已经不是死脑筋的事情了,后来萧时想,好好一个伶俐孩子,可不能由着他自己荒废下去。每个人都有适合他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比如说万辞跟江风临,他们完全没有必要死记硬背。
所谓教书,讲究一个因材施用,这也是为什么萧时的每一个弟子都获益良多,哪怕是比较愚钝的孩子,最后都能找到自己的优势,从而熠熠生辉。
后来到了懂得大是大非的年纪,萧时直接邀请他留在自己身边。
萧时私下其实一点都不隐瞒自己的想法,他的每一个学生几乎都知道他想反的心思,但都出乎自己意料的选择忽视这件事。
可以说在当时万辞的眼里,这天下除了父母之外,排在自己心中最重要位置的人就是萧墨跟先生萧时,并且萧墨是毫无疑问的第一位。
留在萧时身边干什么?很明显,策划谋反咯!在这里的几年,已经不知道他派人刺杀过还是太子的萧墨多少次。
不过从来都是实力悬殊,你杀的人厉害,我挡的人比你厉害数倍!
面对自己无比敬重的先生,年轻气盛的万辞纠正萧时道:“先生,我知道你的心思,皇上知道,太子也知道,但他们都不动你,就是看您是个好先生!”
当时的萧时头一次被人拒绝,其他人他是没有看上过,难得看上一个居然还破天荒的受了说教。他并不擅长隐藏情绪,脸色难免不好看。
万辞不知好歹的继续:“先生,您是没见过太子,他将来一定是个好皇帝!”当时的皇帝身体一直不好,命不久矣,所有人心知肚明。
萧时的想法与自己贤王的名声好不相符,他这一个人尽皆知有反心的人还能落个贤王名号也多亏了他一个个争气的弟子们。
他才不管太子将来会不会是个好皇帝,他只管自己想当皇帝。
面对这么一个死脑筋的人,他直接将他扫地出门。当时还想过万辞算是个人才,若将来与自己为敌便是个棘手的人物,但萧时偏偏又狠不下心来。
这一点也注定了他不能当皇帝。
最后赶走万辞的时候只对他说了一句话,“先生我是抬举你,有本事在科举之时跟风临一决高下!”
死脑筋心气挺高,这一句话足够他坐立难安,并且将来也不打算交江风临去赴那个约,就让他今后的日子都为之所困吧!
萧时看自己的学生一看一个准,他确定万辞会为此事深受打击,一辈子都难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