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生活的重担,靠砍柴维持母子两人的生计。每天拂晓,便告别母亲上山砍柴。
在上山必经的山坡路上有个石人,没有人知道它的来历,自从黄喜第一次上山看见它后,每次都会与它打照面。
离石人不远,有一眼山泉,常年不竭,清洌甘醇,黄喜上下山时,经常在这里解渴、洗脸。山泉旁边长着一棵紫色的牡丹花。黄喜每次停留的时候,总会捧起几捧泉水浇在紫牡丹的根部!
就这样一年一年过去了,黄喜长成了一个健壮、英俊的小伙子,但他仍然是每天砍柴、卖柴,勤劳朴实,心地善良。
这一天,他又像往常一样,砍完柴后,去山泉边喝泉水,然后,按着往常的习惯,给紫牡丹浇水,之后,才挑起柴担下山去。
这天,黄喜砍的柴特别多,走了没多久,他便感觉到有些累了,便停下来休息。就在这时,一名姑娘从山上走下来,当走到黄喜跟前时,竟主动地提出要帮他挑柴。
黄喜很不好意思,觉得一个大男子怎好让一个年轻娇美的姑娘家挑重担?便连连摆手拒绝,急得连话也说不出来。
姑娘见他窘成这样,不禁笑了起来,接着不由分说,便上前把柴担抢了过来,挑起来就往山下走去,也不知怎么的,黄喜跟在后面,虽是徒步,却怎么也追不上,就这样,姑娘一口气将柴挑到了黄喜家……”
“这时,黄喜的母亲正在灶前做饭,见儿子领了一个美貌的姑娘回来,心里很是欢喜,连忙把姑娘请进屋,让座,倒茶,可姑娘不坐也不喝,就像是到了自己家一般,帮着老人一道生火、擀面。
饭后,黄喜去集市卖柴,黄喜的母亲便拉着姑娘的手说起家常来。
姑娘说她名叫紫姑,就住在邙山上,父母俱亡,家中只有她一人。听了这些,老人就更想要她做媳妇了。她将这心愿对姑娘一说,姑娘也就羞答答地同意了。
从此,紫姑就在黄喜家住了下来。紫姑心灵手巧,做得一手好针线,她绣的牡丹活灵活现,就像是真的一样。黄喜上街卖柴也顺便带点牡丹刺绣去卖,总是被人一抢而空。
就这样,过了一阵子,黄家的家境逐渐好了起来。于是,黄喜的母亲便催着两人早日将婚事给办了。可紫姑却说不要急,说是等自己到黄家满了一百天,就正式结婚。
原来,紫姑有一颗宝珠,整天都含在嘴里,不如此她就不能正式成为凡人,她的原身即是山泉边那株紫牡丹。
自从她踏进黄喜家,愿意嫁黄喜为妻后,便将宝珠拿出来与黄喜轮流含。并一再叮嘱黄喜,只可含着,不能咽下,否则,两人就不能结为夫妇。
时间日复一日的过去了,黄喜含珠已含了九十九天,再过一天就将期满。黄喜很是兴奋,满怀喜悦地期待着明天的到来。
第二天,黄喜仍与往常一样上山砍柴。当他走到石人面前时,因为太开心,便将自己要与紫姑成亲的事情说于石人听,没料到,石人竟然会开口说话!
它告诉黄喜,紫姑乃泉边的紫色牡丹所变,是花妖,让黄喜含珠,只为了吸干他身上的精气,等到了一百天,黄喜便会死去,唯一活命的办法,便是那宝珠吞入腹中!
黄喜是个老实人,他将石人的话信以为真,回家后,当紫姑再次拿出宝珠让他含着时,他便一口将珠子咽了下去。
紫姑见状,顿时就变了脸色,几欲昏倒。黄喜的母亲急忙追问儿子真相,黄喜是个孝子,从来不知道说谎,便将石人不久前告诉他的话,又一五一十的告知了母亲跟紫姑,紫姑听完,顿时便明白了!
原来,黄喜是上了石人的当……”
“那石人乃是个石头精,见紫姑貌美,便起意霸占她为妻。紫姑不从,石人便死死纠缠,但因紫姑有宝珠护身,石人奈何他不得,而且,只要紫姑、黄喜含这颗宝珠满了百天,结为夫妇,那石人便无计可施。
但如今,黄喜已将宝珠咽入腹中,不但紫姑失去了护身之宝,而黄喜也将死去,如此,石人便可施展妖法胁迫紫姑从了他。
黄喜听了,后悔不已,便要找石人拼命。紫姑劝他别鲁莽行事,因为要想惩罚石人,必须带上利斧,一下子将石人的头劈开;劈开后,石人头中有一部无字天书,马上取出来,高高抛向空中,石人就会受到惩罚。
黄喜遵命,提起斧头爬上山坡,见了石人,一句话也不说,举起利斧迎头劈去……
只听一声巨响,石人的头破了,头中果然有一本无字天书,黄喜将天书朝空中抛去,霎时出现一道亮光,随后一声霹雳,便将石人击得七零八落了。
黄喜大喜,心想,总算惩罚了石人。
可是,那颗珠子开始在他腹中作怪,如火在燃烧,十分难受。他赶忙喝山泉,但仍感烧得难受,只得跳入泉水中,没想到泉深无底,很快把他吞没了。
紫姑赶来,见黄喜已没入泉底,便毫不犹豫地跟着跳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