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浅计算着日子,知道朱棣要第五次亲征了,她并不想做预言家的高姿态,却也不得不跟郑和说个通透。
“我爹会病死在这次班师回朝的路上,等队伍回到京师,朱高炽会登基。期间朱高煦和朱高遂会来毒害我爹,事成之后,朱高煦想矫诏即位。第一,待队伍班师回朝的时候,不能让朱高煦和朱高遂得知我爹已死的消息,那样他们会直接带着假圣旨逼宫;第二,我们既要让朱高炽同意加强宫中防范,以防朱高煦随时起兵,又不能跟他说我知道未来的事情。现在我把未来即将发生的事情和可能发生的事情都交代清楚了,具体该怎么做,就是你该动脑筋的事情了。”苏浅心说她的到来已然带来了太多的变数,如若此次朱棣驾崩的事情没有包住,说不定大明朝还真的变了天呢,只怕到时候她会受到波及,来个灰飞烟灭什么的。
“你还真是给我出了不小的难题,不成想,皇上竟是要早登极乐了。”在郑和的心中,朱棣一直是天神一般的人物,如今得知他即将病逝,只觉天妒英才,不肯让他长留人间。他看着自家二货媳妇甩手掌柜的模样,无奈苦笑,他已然得到了这个未来人的提点,可以说是借助了神力,剩下的当真是要靠他自己了。他一定要尽全力让历史按部就班进行,这样他的媳妇才不会消失。
郑和夫妇决定随皇上亲征,这是苏浅在小晴朗记事之后第一次与他分开,她先是给小晴朗做了几道他爱吃的菜,然后开始在饭桌上做他的思想工作。
“宝贝儿,麻麻要跟巴巴随着你爷爷去打坏人,可能要跟你分开一段日子,可以吗?”苏浅只有做了坏事的时候才会这样跟郑晴朗耍贱,头两天她刚逼着儿子穿了裙子,画了淡妆,儿子还跟她生气呢。
“麻麻,谭大爷教过我饭桌上的礼仪,首先就是不要讲话。”郑晴朗真就存着气儿呢,他娘把他打扮的花枝招展的,一群奴才还紧着夸他漂亮,真是烦死了。
郑和眼见自家媳妇被儿子堵得没话,心中暗笑,也就小晴朗能把他媳妇治得捋顺了毛,她媳妇跟谁那儿不是像个活驴似的。
待用完了膳,郑和就将郑晴朗叫到了身侧:“你麻麻再过三天就得离开了,你舍得这么几天都跟她闹别扭嗯?去,让她抱抱。”郑和眼见孩子也是心口不一的,明明想跟他娘近乎,却还使着小性子,于是刻意板起了脸,他媳妇这两天天天念叨他儿子不让她抱,那小模样当真是委屈。
郑晴朗也学着他爹的模样绷着个脸,仍是乖乖的听他爹的话,小步蹭到了他娘的身边。
苏浅见状立刻将儿子抱个满怀,不分头脸的吧嗒、吧嗒亲了起来,郑晴朗无奈的苦着一张小脸儿,任他娘的口水沾了他满脸,心中却是万分不舍的,他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依赖这个女人,他觉得她在自己的身边的时候,自己是最幸福的。
第二日郑和就到太子府拜谒,心说如今自己再不能独善其身,到底是要表现出投诚的态度了。
“郑大人今日特意到访,想来不单是给我送几坛好酒这么简单吧。”朱高炽向来看郑和不顺眼,要不是因着郑和并没有与朱高煦勾结的举动,他早就与他撕破脸面了。
“郑和今日来是为投诚,素闻太子胸襟广阔,也不知是否会收容我这个昔日的对头,今日的朋友。”郑和笑着放下手中的几坛酒,
他这么光天化日的进了太子府,当真是要让朱高煦又恨上他几分了。只不过他只会当做是他来投诚,却不会知道他是来透露逼宫危讯的。
“此话怎讲?”朱高炽对郑和的突然示好十分的狐疑,他一直自命清高,谁都不拥簇,怎么如今突然有了立场。
“要说当今圣上,郑和勉强也能叫上一声父皇,也是从小在圣上身边跟到如今的。郑和窃自揣测了圣上的圣意,心知这皇位如今已然非太子莫属。”
“所以你就成了你一直不屑的墙头草,也想沾沾我的福荫?”朱高炽眼见郑和不卑不亢,连投诚都端着架子,心中已然带了气,他如今大权在握,不日定能等得宝座,还稀罕他个太监的支撑不成。
“我郑家一直泽被皇家的福荫,如今正值多事之秋,定当站出来为皇家保驾护航才是。”郑和说到此处跪了下来,如若将来坐上皇位的不是身前这个人,而是朱高煦,那么恐怕不但他没有好日子过,很多人都不会有好日子过了。而眼前这人,显然是不会将下西洋大业进行下去的,可是他却不得不出手帮他。
“多事之秋?你莫不是知道了什么。”朱高炽闻言立刻警觉,心说郑和的突然投诚果然有玄机。
“皇上在紫禁城中的时候,有心人还不敢直接逼宫,那么如今皇上出征的时候,这宫中是否还是如往常一般平安呢?”郑和说到此处不再多言,朱高炽虽然仁儒却不驽钝,如果他将话点到这里,他还不加强警戒的话,那么只能说明天意如此了。
明永乐二十二年正月,鞑靼部首领阿鲁台率军进犯明山西大同、开平(今内蒙古正兰旗东北)等地。明成祖朱棣遂调集山西、山东、河南陕西、辽东5都司之兵于京师,和宣府(今河北宣化)待命。